一封来自康西瓦烈士陵园的信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卫雨檬 李蕾 张强 唐帅责任编辑:张诗梦2020-04-06 11:06

久久萦绕的遗憾,未曾忘却的纪念

在杨宝民找到的几十位烈士亲属中,卡晓玲是极少数烈士的亲生子女。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当年藏族小伙卡自义和3个同乡,就是从这里应征入伍,走向战场。

卡晓玲是卡自义的遗腹子,在她的记忆里,父亲永远年轻。卡自义唯一留世的照片,是半个多世纪前拍摄的,当时她还没出生。多年以来,卡晓玲脑海中的父亲,都以一个静止的形象,封存在她的记忆中。

她把父亲的遗物——一枚三等功奖章、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全都捐给了县博物馆。她说,“父亲为国家牺牲,这些遗物应该交给国家,让后代子孙铭记那场战争中牺牲的英烈。”

去年8月,卡晓玲看到网上的信息后,赶紧拨通了文章上面“寻亲发起人”杨宝民的电话。

“心跳得很厉害,激动得话都说不上来”。平复心情后,卡晓玲一股脑把父亲的事情全都和杨宝民说了一遍,还把资料、个人信息全都发了过去。苦苦等待后,卡晓玲终于看到了希望。

烈属们最急切的盼望,就是能亲自去陵园祭拜,以弥补自己和逝去亲人们的遗憾。

“大伯牺牲后遗体没有找到,爷爷生前一直认为自己的儿子葬在了‘无人管的戈壁滩’。”贾扎根烈士的侄女贾芳芳,在添加杨宝民微信好友后,隔着屏幕发来一长串的“拥抱”,感慨地说“自己终于有机会可以替爷爷完成他的心愿了”。

贾扎根牺牲时,贾芳芳还未出生,但她对这个没有见过面的大伯充满崇敬。爷爷告诉她,大伯参军时才16岁,但作为大儿子,他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那年县里紧急征兵,正在地里干活的大伯放下锄头就去报了名,走了几天才托人捎回口信。大伯虽然没有在爷爷身边尽孝,但爷爷总说他是6个孩子里最孝顺的一个。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几十年的光景,如果能为国家牺牲也值得了”,爷爷告诉贾芳芳,“你大伯是为国家尽了孝道”。

贾芳芳从微信上发来一张照片,是贾扎根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字迹清晰,除了纸张有一丝泛黄,几乎崭新如初。

“大伯没有文化也不识字,走了以后就杳无音讯,没有一封家信寄回。”贾芳芳说,“直到两年后,爷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收到了有关大伯的消息,就是这张‘革命烈士证明书’。”

电话中,贾芳芳几次泣不成声,“爷爷过世后只留下一个小木箱,里面一个盒子里是用报纸层层包裹的证明书。爷爷觉得‘那张纸’就是他的儿子。”

今年10月是贾芳芳的爷爷去世10周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赶在这之前,到大伯的坟前扫一次墓,带一捧家乡的黄土祭奠大伯,“了却爷爷此生最大的遗愿,告诉他,国家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他的孩子。”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