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林烨:一名民营企业家的国防观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宋明亮 孙伟帅 何友文责任编辑:李晶2020-07-24 11:49

四、“未来可期,我会让军人的标签更加耀眼”

90后姑娘蒋丽华毕业后来到振烨集团工作。她没想到,入职后的第一堂课不是相关的职业培训,而是一场军训。穿上迷彩,站军姿,走队列,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大学时代的军训现场。

而与她一同站队列的新同事,有不少是刚刚脱下了军装的退伍军人。

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慢慢接受理解,再到最后的认同点赞,这是蒋丽华对待“入职第一课”的心理变化。在她的成长历程中,军人只存在新闻报道里,她没想到工作后遇见了这么多有血有肉有担当的退伍军人,并且与他们成为同事。

而振烨集团的管理层都知道,这是林烨定下的“规矩”:同等条件下,集团在招聘各类人才时,优先选择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到目前为止,在振烨集团的高管层、中管层和各级各类岗位上,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共有500多人。林烨的入党介绍人、那个在拉练中照顾他的老连长,现在也是振烨集团的高管之一。

不仅如此,林烨还会不定期组织集团高管、专家到共建部队,对官兵进行金融、保险、营销等知识的教学和培训,历年来共举办了20余场次,受益的部队官兵达2000余人次,通过培训,增强了官兵退役后再就业的信心和本领,为官兵复员转业再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他们的未来与生活多添一项职业技能。

“为什么这么做?”记者问,“因为您自己是军人出身吗?”

“我特别欣赏我们国家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万向集团的鲁冠球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真正的企业家都是奉献,都是在为社会工作。如果为自己在工作,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对我来说,一方面因为我是军人,另一方面,只有军队强大,企业才能做强;只有国防稳固,企业才能长久。所以,在我的企业里,爱国拥军高于一切。”林烨的回答铿锵有力。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总书记的话,林烨牢牢记在心里。“有这样好的发展环境,我们民营企业理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林烨看着新闻,在集团内第一个带头捐款。很快,振烨集团100万元的捐款和20万元的防疫物资被送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湖北前线。

同样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2月份,到了集团发工资的时候,人力部门负责人给林烨汇报工作,按照国家政策,企业在疫情期间只发放基本工资就可以了,当时拿着笔正要在工资审批表签字的时候,林烨停了下来,此时,在他的脑海中闪现的是他六年前来深圳创业时的点点滴滴,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干部员工的日夜的艰苦奋斗,集团从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发展成今天的全国性的一线大型的跨国集团。而现在,国家、集团、员工都遇到疫情的重大挑战,干部员工都需要赚钱养家,虽然按照政策,林烨可以省下几千万,但是,林烨想到的却是集团“真诚待人,勤奋做事”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他始终认为,正是因为这八个字,才成就了今天的事业,“真诚待人,勤奋做事”是集团成功的法宝,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省下这笔钱。

想到这些,林烨把那份可以省钱的审批表直接丢掉,义无反顾在那份让他多付出几千万元的审批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按时足额向全体干部员工发放工资。林烨说:“我也希望同志们不要忘记我们在疫情危机中共进退,不要忘记集团和大家一起度过的难关,集团对每一位员工都是非常有感情的,团结非常重要,忠诚非常重要,勤奋非常重要,集团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全体员工团结、忠诚、勤奋相结合的成果。”

在林烨家中,当年用过的军用水壶、穿过的卡其布军装都被他珍藏着。“这是一种怀念,更是一种提醒”。每一次与共建部队举行活动,林烨从不会缺席,特别是要到部队里去的时候。对员工来说,是种体验,对林烨来说,“是回家”。

今年5月,广东省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第五团预备役官兵入队仪式在振烨国际集团总部举行。加入预备役部队的61人,全部来自振烨国际集团。

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调整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的决定》,明确自2020年7月1日零时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现行军地双重领导调整为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

看到新闻的林烨激动不已。早已是一名预备役军官的他,又一次感受到责任之重。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林烨对未来有何期待。

他微笑着说:“未来可期,我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会让军人这个标签更加耀眼。”

(视频:何友文 龚高杰;图片由林烨本人提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