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军营“花木兰”——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马和帕丽

来源:新华社作者:张圣涛、黄宗兴、唐超山责任编辑:乌铭琪2020-08-01 15:51

1991年,马和帕丽出生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由于家紧挨着部队大院,她从小就听着祖辈相传的“共产党最亲”“解放军最好”的故事和嘹亮的军号军歌,在新疆各族人民互亲互爱的哺育里成长,见证了家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内心充满了对党的感恩和对军营的向往。

新疆军区某合成团坦克二连指导员马和帕丽指挥坦克回场。新华社发(袁凯 摄)

2013年,正在西南民族大学就读的马和帕丽,为追寻儿时梦想,来到部队。两年后,她以优秀大学生士兵身份提干。军校任职培训结束,她又主动申请赴新疆,来到天山深处的某装甲部队。

2018年6月,坦克连指导员岗位出现空缺,马和帕丽毛遂自荐。坦克连讲求专业技术,又是清一色的男兵,没有女干部担任主官的先例。有人提出质疑,女同志去了坦克连,能带兵打仗吗?马和帕丽用行动赢得官兵们的认可和支持,成为军区首位坦克连女主官。

新疆军区某合成团坦克二连指导员马和帕丽(中)与连队骨干一起研究训练难题。新华社发(袁凯 摄)

坦克兵有驾驶、通信、射击3大专业。初到连队,马和帕丽盯准对她而言难度最大的驾驶专业。第一次跟车体验,车内噪声大、满是尘土和油烟,马和帕丽在坦克里左摇右晃,直犯恶心。“驾驶训练环境恶劣,除了反复强烈刺激,直到生理适应外,没有捷径可走。”教练员杨全威说,马和帕丽每次都在兜里装几个塑料袋,咬着牙一圈一圈地跟车,即使晕车呕吐,也不让停车。

驾驶坦克对力量有较高要求,男兵轻松完成的推拉操纵杆,起初马和帕丽双手合力才能完成快速换挡,两三趟下来她就胳膊酸痛。她收起女孩爱美的天性,一边提高训练强度增肌,一边加大热量摄入增重,双直角、S弯、土岭,一个个反复练,最终以优异成绩一举通过限制路驾驶考核。

结束一天的训练,新疆军区某合成团坦克二连指导员马和帕丽(前排右二)与官兵交流训练心得。新华社发(袁凯 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