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在皖南大地的红色音符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黄健鸿 李璐 宋子洵 责任编辑:王凤 2021-05-11 15:04:18

这是一片革命热土:安徽革命运动的策源地、皖江抗日的主阵地、百万大军渡江的重要突破口……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映红了滚滚长江水。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王稼祥纪念园、新四军第七师师部旧址、百万雄狮渡江战役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50余处革命遗址辉映着历史的天空。

过去的苦难和辉煌,如何刻印在灵魂深处?革命先烈的赤子之心和牺牲精神,如何化为如磐信仰?安徽省芜湖军分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效果,使红色基因渗进官兵血脉。

日前,记者走进这片热土,感受跃动在皖南大地的红色音符。

跃动在皖南大地的红色音符

■黄健鸿 李璐 中国国防报记者 宋子洵

芜湖军分区官兵走进芜湖烈士纪念馆进行现地教学。

纪念碑旁——

老船工的故事百听不厌

凝视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和江面上穿梭不停的船只,86岁的马毛姐坐在轮椅上,紧抿双唇,面色凝重。

“当时我大哥对我说,妹妹你确定要去?一旁的人也说,这么大点的小姑娘,去的话可能就回不来了。”

渡江战役前,解放军征集船工,她也报了名。哥哥不让她参加,解放军首长看她年龄太小,没有批准。

1949年4月20日夜,战斗打响了。这是令马毛姐铭记一生的夜晚。她回忆,自家的木船上坐了30余名勇士,自己也悄悄上了船。战士们见状,直把我往下赶。

那一年,马毛姐年仅14岁。

“我对解放军说,我不怕死,我会掌舵,会划水。我哥哥眼睛不好,他扯帆,我一手掌舵,一手划桨,能帮上忙。”就这样,马毛姐加入了渡江队伍。

敌人的炮弹在江面上掀起冲天水柱,4艘先锋船被炸沉2艘。雨点似的机枪子弹打烂了船篷,打伤了战士,也击伤了马毛姐的手臂。鲜血直流,但她浑然不顾。

“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突击队员安全送到对岸,只能前进!”马毛姐说。

大约40分钟后,船只到达长江南岸。马毛姐简单处理了伤口,又继续投入战斗。当夜,她横渡长江6趟,参与运送3船战士,并救起多名落水的官兵。

渡江战役胜利后,马毛姐被授予“一等渡江功臣”“支前模范”称号。1951年,马毛姐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毛主席还送给她一本笔记本,鼓励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为健在的为数不多的渡江战役老船工,马毛姐格外珍惜当下生活。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希望你们一定要珍惜。”见到前来参观的芜湖军分区官兵,马毛姐语重心长地嘱咐,“只要人人都是星火,就能燃起熊熊烈火,创造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芜湖是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的重要突破口。当年和马毛姐一起参加渡江战役的船工有2万多名,他们抱着‘誓死运送解放军打过长江去’的决心,勇敢决绝,冲锋向前。仅无为县就涌现出一等功臣296人、二等功臣937人。牺牲的支前民工,有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芜湖军分区司令员汤勇告诉记者。

为纪念支前民工的不朽功绩,芜湖市专门在长江边修建了“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铭记先烈伟绩,传承渡江精神。

芜湖军分区官兵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宣誓。

惠生堤畔——

慷慨就义诗激励后来人

“过去,老人常念叨‘江北无为洲,十年九不收,倘若收三年,锅巴盖墙头。’惠生堤修好后,民间又流传这样的民谣:‘江北无为洲,十年九年收,家家有余粮,生活不用愁。’”每每提起校名的由来,芜湖市惠生小学第二任校长张开义都会讲述惠生堤的故事。

7.25公里的惠生堤,是皖中抗日根据地的著名水利工程。千百年来,当地百姓深受洪灾之苦。1943年,时任皖中抗日根据地行署主任的吕惠生带领民工,冒着日军飞机的疯狂轰炸,艰难修筑而成。

“惠生堤这个名字,是老百姓后来叫出来的。因为在老百姓眼里,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惠及民生。”无为县党史办原主任王敏林说。

了解惠生堤的由来,官兵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人民群众用最深沉的信任和最坚定的支持,书写紧跟共产党的历史选择,虽九死而不悔。

1945年10月,吕惠生随新四军第七师北撤时,在芜湖被捕。他宁死不屈,在南京壮烈牺牲。

“忍看河山碎?愿将赤血流。烟尘开敌后,扰攘展民猷。八载坚心志,忠身为国酬。且看天破晓,竟死我何求!”张开义说,吕惠生的就义诗激励了无数人。

1995年,地方政府在“惠生堤”内侧修建了一座小学,命名“惠生小学”。从那时起,惠生堤和惠生小学相向而望,相互依偎。

2020年,当地遭遇有资料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大洪水,堤外洪水水位与堤内惠生小学瓦房房顶基本持平,惠生堤岿然不动,守护堤内一方安宁。

漫步惠生小学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红色气息。每个班级都张贴吕惠生简介,定期组织吕惠生事迹报告会,持续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每年清明组织学生祭扫吕惠生墓……

“我们要学习吕惠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传承光荣传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争当新时代优秀少年。”被评为芜湖市三好学生的该校五年级学生刘森涵在红色故事会上深情地讲道。

“每个先烈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传承才是最好的缅怀。”军分区官兵纷纷表示要讲好吕惠生的故事,让更多人从革命先烈身上汲取前行力量。

芜湖军分区官兵参观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董成礼、李璐 摄

南山脚下——

三代接力守护烈士英灵

“南山脚下南山村,南山村宋家老坟葬着一位新四军!”

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南山脚下有个美丽的村庄叫南山村,该村村民宋峰其家的祖坟墓地里,安葬着他的一位特殊“亲人”。

这是一位英勇牺牲的新四军女战士,墓碑上镌刻着碑文:“民国二十九年四月,三支队司令部军需处出纳员张洁亚墓”。

宋峰其介绍说,1940年4月,年仅18岁的张洁亚,在南陵县何家湾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他爷爷宋满昌在南山村附近的一处草丛内,发现了烈士遗体,将其抬回去,安葬在自家祖坟中。根据烈士身上的身份证明,宋满昌在墓碑上刻上了碑文,以便日后能找到她的亲人。

不承想,这一找就是79年。

直到2019年,寻亲志愿者胡食万通过《新民晚报》等媒体,最终为张洁亚烈士找到了在上海的亲属。

“18岁抗日牺牲葬皖 79载寻亲英魂归沪——向张洁亚烈士致敬!”2019年8月13日,张洁亚烈士墓前来了几位特殊的祭扫者。他们是专程从上海赶来的张洁亚的亲人。

“姐姐啊,79年了,我把你的照片带来了,我们终于‘相见’了……”时年已经79岁的陈惠珍(后因一些原因改姓陈),对着张洁亚的墓碑泣不成声,她把一张张洁亚生前留下的照片放在了墓碑上。

张洁亚烈士的侄子陈锡荣,见到宋家第三代守墓人宋峰其和宋玉梅时,情不自禁地跪下身子,向宋家人的默默守护表示感谢:“谢谢你们。你们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在观看讲述这次寻亲过程的纪录片《女兵“归队”》时,文职人员李书扬的泪水夺眶而出。

“当年身受重伤的张洁亚,为了保护部队的军饷和财务账册不落入敌人之手,强忍钻心的疼痛,挣扎着爬到隐蔽处,将军饷与账册藏好,然后又用尽全力远离掩埋处,最终因失血过多而牺牲。是什么让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答案显而易见:信仰。”

“爷爷总跟家人说,烈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守墓要一代传一代,一直守下去。”宋峰其语气坚定地说道,“烈士用生命许党报国,我们就是她的亲人。”

如今,张洁亚的名字已镌刻在上海新四军广场纪念碑上。

纪念馆中——

56年如一日讲红色故事

“皖南门户,长江边上,平静的繁昌,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无耻的日本强盗,海陆空军一齐进攻,五次大规模的侵犯,遭受了五次重大的杀伤……”

见到徐孝旺老人时,他正借助《繁昌之战》歌曲给安徽师范大学学生讲解繁昌保卫战的历史。身着整洁干净的新四军军装,古稀之年的他讲得慷慨激昂,学生们听得心潮澎湃。

作为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徐孝旺已经记不清这是多少次讲解这段历史了。在当地,提及这座纪念馆和徐孝旺,无人不晓。

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曾是谭震林将军指挥“繁昌保卫战”的司令部驻地。多年前,还是小学教师的徐孝旺就开始自费搜集整理当年抗日将士资料,采集民间记述,收藏抗日遗物,四处查找当年新四军三支队在皖南活动的史料,访问健在老战士及家属。

“我母亲一再和我讲,你们长大了要报恩。在抗日战争时期,要不是新四军驻扎在我们村保护老百姓,哪有我们的今天呦?”徐孝旺对军分区官兵说。

2004年退休后,徐孝旺又把全部精力放在恢复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的红色文化事业上。

“56年如一日,精心保护红色文物、义务宣讲红色文化,如果换作我们,能坚持下来吗?”组织官兵参观后,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查达广适时开展现地教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战位,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内核——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不变的追求。”

一位战士在发言中这样说道:“为什么那么多革命前辈看不见胜利却愿意牺牲?通过徐老的讲述,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所坚持的信仰的力量。”

徐孝旺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道德模范等荣誉。

告别时,徐孝旺老人的手机再次响起。当地一所职业院校邀请他为师生讲述红色故事,他满口应允。“保持党员本色,讲好党的故事,给后人留点精神财富,我就知足了。”

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查达广 一文

老船工深情讲述当年参加渡江战役的往事,用革命先烈的名字为学校命名,一家三代接力守护英雄魂……让有红色故事的人讲述红色故事,让有红色经历的人宣扬红色基因,安徽省芜湖军分区的做法,把党史学习教育搞活了,更有利于红色基因的深入人心、广泛传承。

“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学习习主席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们深刻体悟到: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红色故事是最动人的教材,跃动着无数激荡人心的红色记忆。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既是对我们党百年非凡奋斗历程的深情回顾,也是对无数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缅怀瞻仰,更是对革命精神的赓续传承。

应当看到,在广袤无垠的神州大地上,到处都有革命先辈留下的奋斗足迹。无数革命先烈洒下青春热血,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址和珍贵文物。其中既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有许多并不知名的红色教育场所。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镇南门村建有全国首个村级烈士陵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49位张渚籍烈士长眠于此。虽然规模不大,烈士事迹也鲜为人知,却成为当地人们祭拜缅怀英雄的红色教育基地。筹划建设烈士陵园的该村党支部书记吴永全坦言,将来退休后,愿在烈士陵园当个“守墓人”,把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井冈山,有一位已故的离休干部毛秉华,被誉为“井冈山精神第一宣传员”。之所以得此殊荣,是因为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坚持收集革命文物、宣讲革命精神。他还动员自己的“海归”孙子毛浩夫回到家乡,“同爸爸、爷爷一道学习宣讲井冈山精神”。“三代讲党史,一生忠革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红色火种也由此越燃越旺、生生不息。

放眼神州大地,几乎处处可见“红色讲解员”的身影。他们中有从枪林弹雨、炮火硝烟中走来的老英雄,有亲眼所见、亲身参与重大战役的老前辈,有感动来之不易的生活、感念革命先烈大无畏牺牲精神而主动传承革命薪火的优秀代表,也有来自革命家庭、自小耳濡目染红色故事的年轻一代。他们主动宣讲红色故事,把一个个红色火种撒在人们的心田,化为热爱国防、关注国防、投身国防的磅礴力量,红色基因在薪火相传中也变得越加丰盈、越有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不是“一阵风”,需要持之以恒的长久坚持。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人而异、因事而化,尤其要充分利用好身边各种红色资源,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不断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领大家走进历史天空,感受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触摸先烈们那至真至诚、不屈不挠、无私无我的赤子之心,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