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遵义会议精神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 锦 朱宏博 易恢荣责任编辑:乌铭琪2021-10-18 08:56

相隔千里的约定

■胡瑞智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一头是遵义会议纪念馆红色义务宣讲员孔霞,另一头是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指导员郑纪文。把他们连在一起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孔大姐您好,我是‘红一连’指导员郑纪文。我代表全连官兵向您和您的爷爷致敬!”视频中,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标准的军礼,令千里之外的孔霞眼含热泪。

1934年12月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危急关头,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红一连”是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的红军连队,毛泽东亲自在该连发展6名党员,并建立全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遵义会议期间,该连担负警卫会议的重要任务。

“‘红一连’是军魂发源的地方,现在就让我带着你,通过镜头看看你们老连队曾经警卫过的地方。”孔霞一边说话,一边拿着手机走进遵义会议纪念馆。

沿着二层小楼的木质楼梯拾级而上,穿过回廊便看到当年的会场:一个不大的房间里,有两扇嵌着彩色花玻璃的窗户,天花板中央吊着一盏煤油灯,房间正中放着一张长条桌子,四周围着一些藤椅,桌下还有一个炭火盆……

会场里的这些文物凝结着孔霞的爷爷孔宪权的心血。1935年,24岁的红军战士孔宪权在娄山关战斗中身负重伤,留在了遵义。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首任馆长。那些年,他拖着一条伤腿,带领同事跋山涉水,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收集整理相关文物和资料。孔霞受爷爷的影响,长大后成为一名红色义务宣讲员。

孔宪权、孔霞爷孙两人的故事让郑纪文和战友们为之动容:“你们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我们践行强军目标始终对党忠诚。相隔千里,初心一致。遵义会议精神早已融入连队官兵的学习、生活和训练中。”

“孔大姐,我也带您参观一下咱们的连史馆。”郑纪文把镜头移向一块块展板,上面详细记录着该连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光荣历史沿革。

“这个红色搪瓷盘是遵义会议后不久,毛主席同连队官兵一起就餐用过的红菜盘。”在一个红菜盘前,郑纪文停住脚步说,“如今红菜盘已成为连队的传家宝。”

结束通话前,郑纪文请孔霞给官兵讲几句话。孔霞郑重地说:“今天通过视频看到大家,我特别高兴。你们历经调整整编19次、移防换防21次,争做红色传人的热情依旧、劲头不减,希望你们攻坚克难,一往无前,争做强军先锋。”

“谢谢孔大姐,我们一定立足本职岗位,扎实练兵备战,提高打赢能力,在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中再立新功。我们非常希望您能来连队看一看,再给我们讲一讲遵义会议的故事。”

“好的,我一定去看望你们!”视频那头,孔霞愉快地答应了。

一位红色文化传人与一群红军传人,有了一个美好的约定。

“行进中的纪念馆”

■游勇  李锦  谭田

红色是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基因,从1935年到2021年,时光流逝,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讲好遵义会议精神?”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陈松说。

遵义会议会址游客量大,但覆盖面毕竟有限。为了让遵义会议精神走进千家万户,遵义市创新方式与载体,变“等人来”为“走出去”,充分利用遵义会议纪念馆主体陈列《遵义会议 伟大转折》,比照遵义会议陈列馆的设计和陈列,开展《长征与遵义会议》全国巡展活动。

巡展中,他们运用大量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雕塑、绘画、场景模拟等,以及声、光、电等多媒体、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为观众呈现一个“复制”的遵义会议纪念馆,让观众深入了解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2016年7月以来,“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走进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江苏、宁夏、陕西等地,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学校纷纷组织前往参观,自发前往的市民也络绎不绝,参观人数达400余万。巡展活动被观众誉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流动讲堂”。

遵义会议纪念馆解说员莫歉说:“观众中有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也有七八岁的小学生,他们对这段历史都非常感兴趣,对我们的展览非常欢迎!”

巡展每到一处,都见证了当地干部群众追寻“红色足迹”的感人故事。在上海,当地一位老人连续多日来观展,每天最早来、最晚走,带着笔记本把展板上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抄写了下来。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览现场,一群大学生在此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展览现场,大学生王伟佳在留言簿上写道:“两万五千里征途,一路荒原,一路沼泽,一路雪山,一路长河,难以想象这一路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永远鼓舞着我勇往直前!”

“我们准备用10年的时间,在全国大城市都展览一遍。”陈松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