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那个“高大的背影”
■张晓斌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张连印一直是个“高大的背影”。他在部队时工作很忙,我和两个妹妹一直跟着当老师的母亲住在学校一间小宿舍里。直到他任团参谋长时母亲随军,我们一家人才团聚,但家里的日子并没有好到哪里去。我和妹妹总是吃不饱,因为家中总有村里亲戚“路过”,父母还要把粮食省下来接济老家的姥姥和姥爷。我听到过营区里有人议论,说一个团长家怎么会过成这个样子。可父亲不以为意。他历来穿不讲究、吃不挑剔、住不攀比,告诉我们他和母亲从小过的都是苦日子,和老家的亲戚相比,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好多了。
“苦”是我的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能吃苦”是父亲对我们兄妹三人做人做事的要求。我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送给我一个日记本,他在第一页写下一句话:“怕吃苦、不努力,终将一事无成。”后来我去当兵,他叮嘱我:“当兵就要能吃苦,吃不了苦当兵也是个窝囊兵。”虽然他在部队一直担任领导干部,但对我们要求严格,从不搞特殊化。母亲带我们去部队探亲,每次他都把伙食费交给食堂。他调到第27集团军任副军长,母亲随调过来后被分配在石家庄动物园,起初在熊猫馆当售票员,还要负责熊猫馆的打扫。工作繁重、满腹委屈的母亲对他抱怨,父亲却说:“看大熊猫多好,等我休息了也去看大熊猫。”母亲一时哭笑不得,在熊猫馆工作了1年半后才调整岗位。
父亲说,当年他和母亲相亲时,了解到母亲也是家境贫寒,从小养父母四处要饭供她读书,和他这个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的苦孩子“门当户对”,“将来如果离开部队,我俩能一起回老家过日子”。没想到,30多年后,他真的和母亲一起回老家,过得还是“苦日子”。
我们兄妹平日工作都很忙,对父母在老家植树的情况其实了解不多,只是在父亲资金短缺时尽力帮了他一些。2014年,69岁的父亲肺癌骨转移。有一次我看到他皱着眉头、用手撑住肋部,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有点疼。父亲是一辈子没叫过苦、叫过累的人。我突然觉得很愧疚,作为子女对他照顾得太少。我决定自主择业,回老家陪父亲一起种树。父亲嘴上说让我再等一等,工作上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我分明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一丝欣慰。
如今,我回到张家场村已经7年了,深深体会到父亲这些年种树的不易,但每一天都能感受他的幸福和快乐。他是真的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乡亲,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从他的身上,我真切感受到一名党员的初心、一个军人的本色和一个游子的乡愁。他那“高大的背影”,在我的心中越来越清晰。我也将紧紧跟随他的脚步,为染绿家乡尽自己的一分力。
我的团长张连印
■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讲师 蔡世廉
我在某师炮兵团任作训参谋时,张连印是我的老团长。他一心专注练兵备战,处处以身作则,是我们心中的老大哥、好团长。
1981年8月,我们团在山西某地随师部进行合练。演习中,我团担负师炮兵群作战任务,正式进行实兵实弹演习前要进行2次预演。第一次预演,因为不进行实弹射击,个别干部的准备工作不认真不细致。张团长检查时,发现某连的2门火炮,没有按实战要求配置在规定炮位,炮口几乎顶住了土坎。他马上对该连阵地干部进行严肃批评,要求立即进行纠正,同时召开紧急会议通报全团。会上,他严肃指出,演兵场就是战场,非实弹火炮阵地也必须按实战标准执行,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训练课目都必须符合炮兵战斗条令规定,按实战要求去准备。此后,全团再也没有出现类似问题,军事训练年年被评为先进。
第二年秋天,我们团在山西盂县一个村子附近驻训,分散住在老乡家。乡亲们非常热情,腾出自家最好的房子给我们住。驻训期间,部队发扬优良作风,做到“缸满、院净、电费清”。驻训结束,全团在村边公路编队完毕,正准备出发,一名干部匆匆跑来报告,3户老乡家里暂时找不到人,电费无法结算。有些干部说没结就没结吧,也没多少钱,我们每年都来驻训,下次再说。张团长认为,钱是小事,军民关系事大,一分钱也不能少。他命令这名干部带车找到3户老乡,逐家结清电费,再赶上部队返回营区。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我们团和驻地群众的关系更加融洽,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关系更加巩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山西省左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 池恒广
因为工作关系,从2013年开始,我与张连印将军有过很多交集。9年时间里,我见证了他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成果,更领悟到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
张连印常对我说:“都说落叶归根,我回来植树,是想回报生我养我的土地和乡亲,尽我所能让家乡环境好起来。”他植树造林不要林权、不要地权,全部无偿交还集体。他的心中总牵挂着乡亲,每年中秋节都要去慰问村里的困难群众和80岁以上的村民。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去左云县福利院看看那里的孩子,给孩子们讲自己苦难的童年,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们,做人要能吃苦、肯吃苦,要对生活有热情、对未来有信心,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几年,绿化荒山的同时,张连印还义务作报告200多场。很多老干部听完报告都发自内心地说,向张连印学习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就算不能像将军那样做大事,也要多做些有益社会和身边人的小事。在他的带动下,左云县党政机关、驻地部队和很多社会团体每年都到基地参加义务植树。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大家都被他不忘党恩、情牵故里、绿化荒山的事迹深深打动。他的那句话也引起每个人的思索——
“人这一辈子很短,经受的考验很多。对党员干部来讲,最重要的就是看能不能正确对待名利地位,能不能把为人民服务、为党奋斗终身的誓言践行好。”

(本版稿件由特约记者周仁、刘松峰、苗鹏,通讯员曹强、陈荣翔、李克强、步丰峰、刘诗扬、刘立国、田卫国、刘擎、彭纯伟整理,照片除资料照片外由丁美宁、杨三军、巩弈辰摄,版式设计:扈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