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火炬点燃如火激情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从军40年始终激情满怀,在专业岗位上默默耕耘。聆听高级工程师王西安的奋斗故事,思考支撑他一路前行的精神力量,记者久久沉浸在感动之中。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收获累累硕果的人,往往是倾注热情干事业的人。正所谓爱一行方能精一行,静心者方可成大艺。深爱着自己的专业,才会有如火激情和不竭动力,才能甘于坚守直至事业有成。王西安的奋斗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把工作爱到骨子里,对岗位极其认真负责,才能在风霜雪雨中坚如磐石、岿然不动,才能历经千难万险依然步履铿锵、踏平坎坷成大道。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可以说,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随着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在强军兴军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有事业就有激情,有目标就有方向。”王西安的这句心声告诉我们:支撑他40年如一日激情满怀的深层原因,是对使命责任的无比坚定。正是因为他对强军事业爱得深沉,所以才能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平凡,始终保持如火的激情;所以才能直面问题、敢于担当,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所以才能在卸下领导职务、日渐临近退休时,工作更加积极,激情更加澎湃。
思忖至此,记者想到了林俊德等一大批专家型人才,他们有的“十年磨一剑,锋芒天下知”,但更多的则是矢志攻关甘于奉献,为强军兴军事业默默无闻奋斗一生。
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围绕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虽然没有硝烟,却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前途命运。有军事专家预言:颠覆性技术接连涌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战争的形态和模式。毫无疑问,未来战争的信息化程度越高,对优秀军事人才特别是专家型人才的依赖性就越强。
改革,让人民军队人才结构重组优化,人才体制焕然一新,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如何才能像王西安一样数十年如一日保持对岗位的如火激情,无疑是广大官兵面临的时代课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采访王西安结束,记者脑海中总浮现这样一幕幕画面:体能考核场上,老兵健步如飞;寒冬拉练场上,老兵带头冲锋;科研攻关战场上,老兵激情满怀……
前行不辍,初心不改。王西安令人敬佩,他一门心思投身联合作战指挥中军帐建设,为战区部队提升未来联合作战能力作出了突出贡献;王西安又很平凡,平凡得许许多多战友身上都有他的影子。走近王西安,记者想到了更多:在天南海北一个个军营里,有无数跟王西安一样的战友们在坚守、在奋斗。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爱岗敬业,都矢志奋斗,都激情如火!
那一刻,记者突然发现,与其说我们是在讲述王西安的奋斗故事,莫不如说是在讲述“王西安们”的奋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