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习俗感悟高原军人家国情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佳豪 贾文鑫 月斓霖 付裕 责任编辑:王凤 2022-02-17 10:07:36

写在前面

戍守在雪域高原的第77集团军某旅,流传着不少特别的习俗。这些发轫并延续在高原部队中的军营习俗,或像一幅幅描绘着基层军旅生活的“微缩景”,或像一帧帧定格了高原军人风貌的“剪影画”,无不诉说着独属于这片热土的“风花雪月”和边关卫士的家国情怀。初春时节,在该旅采访的记者从中采撷几项具有代表性的习俗,以飨读者。

夕阳西下,当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哨兵身上时,他的身影便与远处的雪山一起,定格成一幅美丽的影像。 付裕 摄

在边关军营,每当有官兵收到亲人寄来的家乡特产,都会主动与战友分享——

“百家宴”中的家乡味道

中火烧油,炒葱姜蒜出味,放入“秘制辣酱”大火爆香,随后转小火焖炖收汁……揭开锅盖,随着水雾沿灶台升腾四散,一道香气浓郁的东坡肘子被端上了第77集团军某旅九连的餐桌。

掌勺这道主菜的,是来自四川眉山的上等兵易北辰。他告诉记者,东坡肘子是自己家乡的一道名菜,而他刚刚用到的“秘制辣酱”,正是父亲自制并寄来的,“新兵下连后,吃了那么多次‘百家宴’,这回终于轮到我来好好露一手!”

易北辰所说的“百家宴”,是该旅的一项特有习俗。每到官兵生日或逢年过节,内地的亲人大都会寄来一些家乡特产,以解戍边战士的“乡思之馋”。于是,每当有官兵收到来自家乡的特产,或请炊事班代劳,或自己动手掌勺,主动同战友分享“家乡味道”。就这样,这个被称作“百家宴”的习俗便延续了下来。

元宵节前的这个周末,寄到军营的快递也比往日要多一些,仅在九连,就有6名官兵收到了来自家乡的包裹。其中,就有从湖南韶山寄给中士陈国栋的一个大纸箱。

拆开外包装,从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匆匆走进炊事班,陈国栋早已迫不及待想早点尝到久违的“家乡味”。和易北辰不同,如果说刚才那道工序复杂的东坡肘子是一幅“工笔画”,那么陈国栋带来的则是一幅“大写意”——大火、宽油、撒料、爆炒,短短三五分钟,一道爆炒腊肉就新鲜出锅了。

元宵节前夕,5名来队探亲的家属同时抵达该旅营区,官兵们以饮料当酒为她们举行了隆重的“接风宴”。 月斓霖 摄

“我们湘伢子春季喜吃腊,当兵7年来,每年立春家里都会寄腊肉过来。”夹起一块腊肉送入口中,被味觉勾起的家乡记忆让陈国栋似乎一时忘了,此时他正身在距家近4000公里的高原军营,言语中不自觉地蹦出乡音。

做法正宗的东坡肘子、用料考究的爆炒腊肉、清爽可口的青团……在这个平凡的周末夜晚,一桌承载着乡味、乡情的“百家宴”被摆上了高原军人的餐桌。

“还是老规矩,在开饭前都和家人通个电话、道个平安。”随着连长贾辉一声招呼,东北话、关中腔、川渝调、吴侬软语齐上阵,中间还夹杂着藏语和维吾尔语。顿时,不同地域的乡音方言交汇在这处被称作“中国边关”的地方。

“恁(您)看,俺们聚餐嘞。”面向手机屏幕咧嘴一笑,贾辉操着正宗的河南方言,又一次说出了那句他最常向母亲说的话,“娘别担心,儿在这边好着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