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警探”林宇辉退休后成为帮烈士“回家”的“提灯人”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林 琳 李树超 刘明奎 责任编辑:贺书引 2022-06-11 10:12:19

5月13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孙郭村,97岁烈属葛明芝收到丈夫夏洪彦画像的同时,还收到一张迟到70多年的“结婚照”。这背后凝结着画像师多少心血?请看报道——

画像送到“光荣之家”心坎上

——山东省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用画笔义务帮烈士亲属圆梦

■林 琳 李树超 刘明奎

1.家传 军人后代:

画笔与军徽的传奇

清瘦高挑的身材,炯炯有神的双眼。为葛明芝夫妇画像的人名叫林宇辉,2017年退休前,是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视听室高级工程师、首席模拟画像专家、一级警督,并担任国际刑事科学法庭画像专家。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的林宇辉画像工作室中,陈列着148位革命英烈复原后的“鲜活”面孔——这是林宇辉踏访15个省份、21个城市,行程1万多公里后的画像成果。

从小酷爱绘画的林宇辉,启蒙老师是他的画家爷爷。从5岁开始,爷爷便鼓励他拿起画笔学画,并教给他许多画像技巧。

后来,林宇辉“上山下乡”在农村度过3年,劳动之余为乡亲们画像,画技得到进一步提升。作为知青返城后,他顺利进入公安队伍,并凭借扎实的绘画技巧,成为省公安厅的一名刑警。

一个偶然的机会,林宇辉从新闻中受到启发,萌生了将人物绘画运用到刑事侦查中的想法。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很快为他安排了一间工作室。“画像与写真不一样。”刑侦学、美学、人体医学、心理学,林宇辉乐此不疲地“恶补”这些知识。

“人体存在‘密码’,各个器官都有对称关系,有较为固定的尺寸。刑侦画像不是临摹,既要画皮更要‘刻骨’,通过骨骼结构推断和计算出面部比例,进而再现脸部特征。”十几年下来,林宇辉积累了10万多幅画像的经验,总结出田、由、申、甩、甲等几大脸型,掌握了不同年龄、地域、情绪下的人脸肌肉变化、纹理走向,对面部绘画技术驾轻就熟。

这也成为他义务为烈士画像的重要基础。“义务为烈士画像,源自林宇辉对英烈的敬仰,更源自家庭的熏陶。”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有关领导介绍,林宇辉的父亲是一名军人,16岁就参军入伍,成为胶东军区部队的一名战士,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因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多次立功受奖。

2.结缘 应邀画像:

画功与心血的见证

那是一场跨越69年的美丽邂逅。

1953年,四川省雷波县。年轻的周里秀因长相秀美,照相馆把她的一张照片放进了橱窗。参加抗美援朝胜利归来、转业到县公安局工作的一等功臣刘国才,看到照片一见钟情。经人介绍,两人相识相爱,于1954年喜结良缘。

幸福的时光,在1956年1月戛然而止。

当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规模剿匪行动已结束。不料,雷波县突发匪患,正在休假照顾怀孕妻子的刘国才毅然选择到一线剿匪。当年1月7日,他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同年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5个月后,两人的儿子出生了,周里秀为儿子取名刘自勇,希望他像父亲一样勇敢。因为历史原因,刘国才没有照片影像留存下来。这么多年,让儿子刘自勇“见”父亲一面,一直是周里秀的一个强烈愿望。

——2017年,周里秀梦想成真。

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与林宇辉取得联系,邀请他为刘国才烈士画像。林宇辉多次采访刘国才当年的战友,通过他们口述刘国才的外貌特征,并结合刘自勇的相貌,几经修改,赶在节目录制前为刘国才烈士画了一幅画像。

当画像交到时年83岁的周里秀老人手上时,老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画像,用手轻抚爱人的“脸庞”,声音颤抖地呼唤着:“国才……”

通过模拟画像协助警方破获多起大案要案,林宇辉有“神笔警探”的美称。然而,为烈士画像,比破案难度更大。“除了要研究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不同时期的服装变化、发型变化,还要区别南北方人的面部特征。每个人的相貌都有迹可循,家族遗传的基因体现在脸上,这就需要一点点比对和鉴别。”林宇辉表示,对烈士家属来说,画得越像,他们越能从情感上接受。这些年来,他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家属看到画像后一下子就哭了出来,“这就是我们的亲人。”

3.还原 辐射效应:

信任与信心的交响

“听乡亲们说,父亲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我想在有生之年看看父亲的模样。”2021年10月18日,来自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的刘建英一大早便赶到山东省济南市,期待在林宇辉帮助下,与父亲“见面”。

刘建英告诉林宇辉,她的父亲刘培华烈士1953年6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生前未留下照片。父亲牺牲时,她还不满1周岁。画像交给刘建英的那一刻,68岁的她触摸着父亲年轻英俊的“脸庞”,泪如泉涌:“爸爸,我接您回家!”

血与火,家与国,烈士亲属的信任与认可,更坚定了林宇辉画好每一幅画像的信心。148幅画像,每一幅背后都曾是一个年轻的生命,都有一串串感人的故事。

提及那位小名“等妮儿”的泰安籍老人秦厚美,林宇辉眼圈儿总是一红。老人的父亲秦忠富烈士,22岁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时,秦厚美还没出生。奶奶不相信儿子真的回不来了,给刚出生的小孙女取了特别的名字“等妮儿”——等待父亲回家。

令人遗憾的是,“等妮儿”快70岁了,依然不知道父亲的长相。两年前,林宇辉获悉后,赶到秦厚美老家的村子,与唯一见过秦忠富烈士的村民促膝交谈,听他描述烈士的模样,最终绘成了秦忠富烈士的画像——“等妮儿”梦想成真,接父亲“回家”了。

烈属葛明芝和丈夫夏洪彦那张迟到70多年的“结婚照”,是林宇辉根据夏洪彦直系亲属的影像资料,再结合家人的回忆,数易其稿,最终成像。“这个画像是穿军装的,更加真实。”林宇辉说。

从2018年起,烈士遗属家里陆续悬挂“光荣之家”牌匾。如今,全国各地请林宇辉为烈士画像的“光荣之家”越来越多。林宇辉把画像送到了他们心坎上。一位老奶奶说,她再也不用从战争小人书上“找”父亲了。一位老爷爷说,父亲留下的那封家书,他再也不用一遍一遍地抄写,去想象父亲的模样了。

4.心愿 特别计划:

传承与赓续的载体

2017年底,年满60岁的林宇辉光荣退休。

退休前,他获得一项特别荣誉。当年6月,一位中国赴美交流学者在伊利诺伊州失踪。林宇辉应美国警方之邀,仅凭3段视频便成功画出嫌犯模拟画像。几天后,美方据此逮捕了嫌犯。经“华裔神探”李昌钰推荐,林宇辉加入国际法庭鉴定协会,成为该协会唯一的亚洲模拟画像专家。

退休后,林宇辉制订了一个特别的“双百计划”——免费为100个被拐儿童、100位无留存影像的烈士画像。

他深知,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全国约有21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有名有姓的仅370万名。山东省登记在册的烈士有30.2万人,无名烈士7万多名。让英雄穿越时空与家人“团聚”,林宇辉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019年的一个凌晨,由于连续熬夜画像,林宇辉双眼又红又肿,面色惨白,妻子侯庆瑛赶紧把他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发现,林宇辉劳累过度,心脏病犯了,需立即住院治疗。医生对侯庆瑛说:“老林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你作为妻子应该照顾好他!”

林宇辉出院后,侯庆瑛和林宇辉商量:“今后每个月只能接待3个求助家庭。”林宇辉一听急了:“一个月才3个,你让他们等到什么时候啊?这种事情拖不起,必须抢时间!”侯庆瑛心软了,她放下自己运行多年的业务,主动给丈夫当起了助理,承担起联络烈士后代、收集打印参考资料等工作。

这几年,总有朋友劝说林宇辉夫妇退休了就该放松一下,问他们天天忙活这些图个啥?“那么多人参军,图的啥?他们离开父母牺牲在战场,图的啥?这样的问题我无需回答。”林宇辉直言。

如今,夫妇俩又有了新的打算:画到2027年,以这种方式迎接建军百年,还要参与为革命烈士塑立铜像和墓碑的项目。

双拥影像

铭 记

■牛 耘 贾园园文/图

他是林宇辉,被誉为“神笔警探”,退休后义务为烈士画像。

为了弥补影像资料的不足,林宇辉只能通过大量走访获取素材。几年来,他走过十几个省份,走访了400多位烈士的见证人,还经常到偏远乡村现地寻访。接触的委托人越多,林宇辉了解到的烈士故事越多。画像是铭记,精神在传承。“这件有意义的工作值得更多人来做,长期做下去。”林宇辉如是说。

见证者说

第一次“见”到父亲

■中国石油天然气河南第一建设公司退休职工 胡百岁

今年71岁的我,第一次喊“爸爸”,是在去年12月4日。那一天,我专程从河南省洛阳市老家赶到山东省济南市。在林宇辉画像工作室,我第一次“见”到父亲,终于圆了我等待近70年的梦。

我的父亲胡六星是一名志愿军战士,1953年1月8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那时,我才1岁多,关于父亲的点滴记忆都是从长辈或者邻居那里听来的。父亲家中兄弟六人,他年龄最小,当年在村子里学木匠手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作为志愿军炮兵部队的一名战士,随部队开赴前线。

2021年,我从新闻上得知,退休警官林宇辉义务为烈士画像。这让一直想“认识”父亲的我,再次燃起了希望。

父亲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林宇辉只能根据家人描述和搜集到的相关信息画像。一些街坊邻居说,我跟父亲长得很像,所以父亲的画像就参照我的照片先画出来。当我走进林宇辉画像工作室和他见面时,他又根据我的面貌特征进行了微调。

捧着父亲的画像,我哽咽着喊了一声“爸爸”,泪水瞬间夺眶而出。目睹画像,父亲的形象在我脑海里顿时鲜活起来。我当场向林宇辉鞠躬致谢,感谢他让我圆梦,帮我们一家人“团圆”。

永不熄灭的火炬

■山东省公安厅警官 赵文彬

林宇辉退休后一直在做公益事业,致力于为烈士义务画像,目前已经画了148幅。作为他曾经的同事,我为这名退休警官感到骄傲。

我是一名老警察,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特别能理解老林义务为烈士画像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纵观党史军史,多少英雄烈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壮烈牺牲,他们很多人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任何影像留存。对于烈士子女来说,能拥有一幅烈士的画像,就能让子孙后辈的思念有一个归处;对于普通群众来说,记住烈士的样子、牢记他们的心愿,也是一次接地气的全民国防教育;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来说,抢救性地保存好这些英雄烈士的图像,是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可以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更多力量。

像老林一样为烈士画像的每一位画像师,都在从事功德无量、泽被后世的工作。他们的画笔不仅画出了一幅幅烈士画像,也让我们了解到画像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英烈们的家人怀着怎样的心情送亲人上战场?英烈们在战场上又是怎样奋勇杀敌的?这些故事像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 熊熊燃烧,值得我们一代代永远讲下去、传下去。

多给予他们精神关怀

■林 嘉

前不久,军地四部门联合印发《退役军人名录和事迹载入地方志实施办法(试行)》。各地陆续开展的“为烈士画像”“帮烈士‘回家’”等活动,使人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当今时代,多给予现役军人、军烈属和广大优抚对象以精神关怀,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注和解决现役军人、军烈属和广大优抚对象精神需求,已经成为军地开展双拥活动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精神层面深入了解现役军人、军烈属和广大优抚对象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呼唤军地双方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真正把所需、所盼和所能紧密结合起来。

丰富精神关怀的形式,遵循精神关怀特点规律。善于创新的双拥,务必坚持把贴近时代解决现实问题作为重要职能。根在基层的双拥,务必坚持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来自一线的好经验、好做法整理好、推广好。贵在经常的双拥,务必坚持把制度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把退役军人名录和事迹载入地方志,史志部门更能发挥所长。为烈士画像,绘画专业人士更能发挥作用。丰富精神关怀的形式,要充分挖掘行业潜能、加大社会化拥军力度,让更多行业参与进来,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个个行动”的浓厚社会氛围。

坚持均衡发展原则,精神关怀与物质关怀两者不可偏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受限的时候,双拥工作多体现在八一建军节、春节等节庆时的军地走访,体现在双方互相解决物质困难。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上的困难越来越少,双拥工作在精神关怀层面的需求日益凸显。去年下半年,军地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新时代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意见》,社会各界纷纷称赞,广大军民踊跃响应。“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也启示我们,关爱现役军人、军烈属和广大优抚对象,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务必坚持均衡发展,两种关怀各到其位,互为补充,就一定能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