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新时代的“武常委”
■梁 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国防动员系统应扣牢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起向战为战鲜明导向,提高建设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面向三军、协调军地的职能作用。
“武常委”作为地方党委中的军队代表,既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又要抓好党管武装工作,是联系军地的桥梁和纽带。加强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武常委”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在凝聚军地合力抓武装工作上发挥更大作用、展现更大担当、争取更大作为。
“武常委”在履职过程中,其作用发挥的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常常是个人能力强,工作成效就好,个人能力弱,工作就难以打开局面;地方党委书记思想重视、支持力度大,其他班子成员协作氛围浓,“武常委”的作用就发挥得好,反之,工作就难以有效开展。
“武”是阵地,更是主业。“武常委”在参与地方党委集体决策和中心工作时,必须始终牢记自己的军队代表身份,主业是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国防动员准备。“武常委”应积极宣讲习近平强军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政策法规等,增强地方党政领导的忧患意识和抓武装工作的责任意识,促进地方党委政府统筹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党和军队事业全局为重,积极发挥宣传员、施工员、指挥员、协调员作用,用作为赢得地位,靠作风赢得威信,用法理情赢得支持。
“常委”是头衔,更是责任。“武常委”要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高度,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开展工作,既勇于督导党委政府落实上级决策、抓实党管武装工作,又善于牵头国防动员建设、助力更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力推动双拥共建,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落实服务备战打仗责任,做到抓经济不忘固国防、搞建设不忘兴武装、谋发展不忘强战备,凝聚军地之力唱好“武装戏”,切实为兴武强军、服务打赢作贡献。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军事斗争形势、艰巨繁重的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任务,期待“武常委”们顺势而为谋事、借势用力干事、趋势而动成事,谱写“犁剑和鸣固长城”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