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徽县人武部持续助力芋滩村产业振兴——小乡村的蝶变路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孙普学 苟宝琦 责任编辑:陈磊 2024-06-28 10:35:51

甘肃省徽县人武部持续助力芋滩村产业振兴——

小乡村的蝶变路

■孙普学  苟宝琦

“多亏了咱人武部,第一季度村里腊肉销售额比去年同期翻了3倍!”一大早,手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上半年营业总额报告单,甘肃省徽县虞关乡芋滩村党支部书记张新俊激动地拨通县人武部领导电话,对官兵多年来的倾力帮扶表示感谢。

芋滩村位于陕甘川交界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曾是典型的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2016年,徽县人武部与芋滩村结对帮扶。经过调研,人武部工作人员发现,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阻碍该村发展。人武部随即协调多个部门筹措资金,帮助芋滩村进行道路规划整修和人居环境整治。军地相关部门还为村里改造危房、建设文化广场、布置文化墙、修建景观道等,让村里面貌焕然一新。

村里的路平了,环境变美了,但老百姓的腰包还没鼓起来,村集体收入增幅也不大。经过一番讨论,人武部决定因村施策,通过聚合军地组织优势、政策优惠、资源禀赋,探索发展以中华蜜蜂、生猪、冷水鱼等特色生态养殖为基础的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芋滩村的特色腊肉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芋滩村实现全面脱贫。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为进一步优化产业路子,帮助村民稳定增收,人武部和村两委成员共同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以劳动力和技术入股。如今,芋滩腊肉、虞关蜂蜜等特色品牌越擦越亮,远销省内外。前段时间,在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暨乡村度假游产品发布仪式现场,芋滩腊肉广受好评。

“实现乡村振兴,不能‘一条腿走路’。”这是人武部领导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业蓬勃兴起。如何抓住这一契机,把芋滩村的秀美风光、民俗文化等充分展现出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发展旅游,成为徽县人武部的帮扶重点。

“要想在地方乡村旅游中脱颖而出,必须避免同质化,通过打造独特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武部结合芋滩村实际,突出背山面水特点,挖掘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和村两委一起带领村民打造纸坊崖、吴王城、首阳洞等历史文化名片,开发响水潭、迎客松等景点。如今,一到假期,前来游玩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群山环绕中,漫步石板步道,聆听流水潺潺,秀美山水的诗情画意扑面而来……

“以前外出打工很辛苦,如今家乡旅游业发展起来了,不仅环境好风景美,还能在家门口挣钱,简直像做梦一样。”芋滩村村民杨生林开心地说。

据了解,下一步,人武部将持续把特色生态养殖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作为主要抓手,通过继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邀请专家现地规划指导等,不断挖掘释放芋滩乡村振兴潜力,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