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发动退役军人参与丹江口水库保护——
老兵守护一库碧水
■王富康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蔡国夫
“老乡,这里不能钓鱼,商品饵料氨氮值超标,会影响库区水质。”暮春清晨,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库凤凰山村段,身着迷彩马甲的“南水北调守井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杨献锋耐心劝导垂钓者。
在十堰市各乡镇,活跃着141支大大小小的“南水北调守井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共计1900余人。他们常态化开展库面清漂、库边清渣、库岸巡护等志愿服务,守护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润泽亿万民众。
2023年9月,十堰市军地遴选1900余名具备无人机操作、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技能的退役军人,组建“南水北调守井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为提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实践能力,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制定标准化培训体系,包含每周2次的环保法规学习、每月1次的水质采样技术培训,以及每季度1次的防汛训练。截至目前, 87%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已取得水质快速检测资格证书。
志愿者们的日常工作琐碎繁杂,但每一项都关系水质安全。退役军人梁立平,是郧阳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像梁立平一样,志愿服务队中很多人都生在汉江边,长在汉江边,守水护水理念已融入他们的血脉。“汉江流经郧阳段136公里。每天天未亮,队员们便开始巡逻,还参加水面清漂、河道捡垃圾、清理劝阻侵占河道种植养殖等工作,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从不间断。”梁立平说。
除了日常巡逻,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参与水质监测工作。“部队打仗会用沙盘推演进行排兵布阵,守水护水同样需要网格化精细管理,常态化的水质监测和巡逻缺一不可。”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蒿口村库岸线上,六里坪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蒿口村民兵连连长张涛擦拭着水质快速检测包说,他们在辖区库岸线上每间隔50米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水质,去年,协助镇里整改排污点9处。
“守水护水,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蒿坪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卢伟介绍,辖区的余家湾村位于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但村里养殖户不少,守水护水的重点是规范养殖户的粪污处理。他们通过走访入户、组织“乡村夜话”等方式,倡导对动物圈养空间进行环保改造、规范粪污处理等,潜移默化中帮助村民转变观念。在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推动下,余家湾村及周边村庄都将守水护水纳入村民积分制管理,催生出12个环保积分超市,3.2万户家庭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2023年以来,该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已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教育380余次、整改违规行为120余起。“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将进一步落实长效志愿服务机制,加强培训管理,继续书写‘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美丽故事。”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