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军地合力为烈士寻找亲人——
点亮烈士回家路
■张建平 中国国防报记者 杨明月
“爹,我们三代人找了您77年了……”
“今天终于能告诉母亲,我找到您了……”
前不久,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字烈士陵园,张振和、刘显荣、邢继堂、郝风林、韩其章、上官列宾、赵明月、张荣德8位庆阳籍烈士的亲属,与烈士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团聚”。
今年初,庆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庆阳军分区、庆阳市融媒体中心、庆阳市南梁革命纪念馆等单位联合开展“点亮烈士回家路”专项寻亲行动。他们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公布了首批8位烈士的信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网友主动转发消息,一些志愿者组织也积极围绕线索展开寻找。同时,庆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庆阳军分区抽调人手组成寻亲小组,赶赴外地展开寻访。
寻亲小组成员、庆阳军分区机关某处干事刘五洲介绍,寻亲路上最艰难的挑战,来自信息不准不全。因年代久远、口音差异或登记潦草,烈士姓名常被误写,不少烈士档案资料与碑文信息存在出入,给寻亲工作带来困难。
在河北省灵寿县,刘五洲和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通过一遍遍对照烈士名单、实地寻访烈士亲属,最终确定人员资料中的张振合与牺牲烈士张振和为同一人。烈士姓名为张振和,于1948年5月在甘肃省宁县的一次剿匪战斗中牺牲。
“我终于找到了您的安息之地。”寻亲现场,从外地赶来的张东来跪在父亲张振和的墓碑前抽泣。时间的沉淀让这份思念变得愈发深沉,陵园里回荡着断断续续的述说,“这么多年,由于不了解您的安葬地址,我以为永远见不到您了……”
来陵园祭扫前,寻亲小组成员特意带上核准的烈士详细资料。通过一个个整齐排列的铅字,张东来了解到父亲生前的事迹:系陕甘宁边区教导旅二团粮秣副官,参加过百团大战、西华池战役、保卫延安等战役战斗。“我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合上资料,张东来抬手拭去眼角的泪花。
为烈士寻亲路途漫漫,但每一次成功都令人鼓舞。自2014年庆阳市开展为烈士寻亲行动以来,他们通过成立烈士寻亲小组、开设寻亲热线电话、鼓励爱心人士和社会志愿者参与等方式,先后帮助65名烈士找到亲人,并对数百名无名烈士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为后期核实身份、寻找亲属提供坚实依据。
“我们将继续组织人员做好寻亲工作,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分派资料、安排任务,即将开展下一阶段的寻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