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军地携手打造多功能民兵训练基地——
场地升级助推训练增效
■赵婵娟 焦 燕
“3号操作手注意,目标左前方,抵近侦察……”接到命令,民兵许欢操控无人机快速升空,依次穿越窄体隧道、三维重力门、蛇形空间等障碍,到达目标区域后实施定点侦察。7月上旬,贵州省六盘水军分区组织机关人员和民兵骨干齐聚盘州市新建成的无人机专业训练场,观摩无人机教学组训演示。
功能齐备的训练场地、配套完善的器材设备、正规有序的组训流程、完备专业的教学力量,赢得观摩人员称赞。“经过升级改造的民兵训练基地不仅可以承训民兵专业分队,还可承担民兵分队全流程对抗训练、指挥研练等任务。”盘州市人武部领导说,该场地还可模拟山地、丛林、废墟等复杂救援环境,设置高空索道、狭窄巷道、烟雾迷障等不同类型的实战化场景。
“近年来,随着民兵队伍职能任务不断拓展,各级编建了无人机侦察、气象水文等一批民兵专业分队,对训练场地、教练员配备、装备器材保障等提出更高要求。”六盘水军分区领导说,有的民兵训练基地设施陈旧、承训能力有限,专业训练配套设施和器材配备滞后,难以满足民兵专业分队训练和成建制民兵基地化轮训需求。
着眼破解这一矛盾难题,该军分区积极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按照“资源重组、联建联用”的思路,一盘棋共同谋划,一体化协同推进,盘活辖区闲置资源,打造多功能民兵训练基地,建成梅花山市级民兵训练基地,改扩建盘州市民兵训练基地,并依托六枝特区军供站建成民兵专业训练场。
今年以来,盘州市军地投入人力物力,对民兵训练基地进行升级改造,新建无人机专业训练场。该训练场设有“三区域、一中心”,分别为多旋翼类别无人机训练区、穿越机直线训练区、穿越机综合训练区和无人机专修中心,可进行“8”字绕飞、悬停、异地降落、穿越障碍等无人机专业证书考核的所有训练内容。
“多功能民兵无人机专业训练场可以系统培养民兵无人机操作手、指挥员和保障人员,锤炼民兵无人机分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盘州市人武部参谋韩盘海介绍,他们依托地方无人机产业优势,通过“场地共建、人才共育、任务共训”模式,着力打造专业化民兵无人机队伍。同时,军地双方积极探索联合训练、联合保障、联合运用的模式,充分发挥训练场地综合保障效能,提高民兵无人机分队训练效益。从“分散跟飞”到“体系实训”,该市民兵无人机分队复杂条件下遂行任务能力实现换挡升级。
提高训练质效,既要勤练苦练,也要依托先进的训练平台精练巧练。针对民兵训练场地受限、设施器材落后、教学力量薄弱等问题,该军分区通过完善军地合力保障体系,积极引进先进训练平台,通过模拟仿真训练,探索走开民兵基地化集中轮训的路子,解决了民兵训练“一锅煮”等问题。
场地升级,助推民兵训练提质增效。前不久,盘州市军地联合组织民兵开展“山体滑坡救援”训练。接到命令后,民兵顾成操控无人机快速穿越蜿蜒峡谷,并围绕灾情侦察、被困人员定位、物资投送等核心任务灵活调整飞行高度、速度和方向,利用机载摄像头实时传输画面,精准锁定“被困人员”位置。民兵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战术素养,受到军地领导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