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军地盘活退役军人人力资源,打造村级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蔡鸿锴 张久龙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5-10-09 08:01:07

辽宁省阜新市军地盘活退役军人人力资源——

打造村级经济发展“新引擎”

■蔡鸿锴 张久龙

“前几年,在张书记动员鼓励下,我加入村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2栋暖棚。去年生产蔬菜18万斤,收入20余万元。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多亏了有张书记。”9月22日,笔者来到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村,刚刚收完蔬菜的村民刘艳梅,提起村党支部书记张廷阳,赞不绝口。

张廷阳是一名退役军人,担任十家子村党支部书记。他经过多方考察,牵头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先后建起暖棚700栋。在张廷阳的带动下,村里350余名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刘艳梅是其中之一。“2023年以来,合作社年产瓜果蔬菜4800余吨,村民人均年增收1.8万余元。”张廷阳说,他们正在着手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打造特色品牌。

像张廷阳这样的“兵支书”,在阜新市还有很多。抓好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能担当、善作为的高素质“头雁”队伍。人才从哪里来?该市鼓励退役军人发挥吃苦耐劳、果敢担当的品质,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担重任,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他们还实施“兵支书”“兵委员”培养工程,按照“选好苗子、教育培训、择优上岗”的思路,抓实选、育、管、用全链条闭环培养,把“兵支书”打造成为村级经济发展“新引擎”。

着眼盘活人力资源,该市军地建立退役军人人才库,摸排全市退役军人基本情况,挖掘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有特长和突出贡献的退役军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他们还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组织“兵支书”“兵委员”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内容进行业务培训,着力打造素质过硬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培训内容涵盖农村政策法规、特色产业发展等,紧贴乡村实际,收获满满。”前不久,参加该市第二届乡村振兴“兵支书”能力提升培训班后,海州区韩家店镇民主村“兵支书”丁洪磊说。丁洪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结合本村实际,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为主导的集体经济,成功打造“水果柿子”等特色品牌,并探索出“红色文化+绿水青山”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今年上半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72.6万元,村民分红收入增加。

近年来,该市累计培训“兵支书”400余人次,实现全市“兵支书”教育培训全覆盖。该市还建立传帮带机制,由1名优秀“兵支书”结对帮带5名退役军人,通过手把手传授、到一线帮带的形式,激励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争做增收致富带头人。

王宇鹏在部队服役时多次参加军事比武,取得优异成绩。退役后,他主动挑起该市彰武县杏山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积极申请乡村振兴项目,成立杏山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打造特色品牌“杏豆坊”,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他还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下方土地种植农作物,做到一地两用。在他的带领下,杏山村连续两年被评为“壮大集体经济先进村”。

目前,该市有124名退役军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76名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近500名退役军人被纳入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成为加强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