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根据形势发展改进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方法——
面向企业挖潜 依托联盟扩容
■倪 勇 王 猛
前不久,在辽宁省应急救援训练中,一款重型民用无人机表现抢眼:既能投送救援物资,又能引导受困群众转移。近段时间,多种新型设备器材在该省应急应战训练中闪亮登场、发挥作用。据悉,这是辽宁省改进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方法、获取大量优质潜力信息带来的新气象。
潜力统计调查是国防动员的基础工程,必须随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手段。按照这一思路,近年来,辽宁省军区在汇总省直部门定期推送的潜力数据基础上,积极挖掘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防动员潜力。
近3年来,该省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幅达10%以上,汇聚了一大批技术含量较高、性能先进可靠的设备器材,其中相当一部分经过加装改装,即可用于保障部队和民兵行动。“每次参加省内举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果展示活动,都会收获几分惊喜。”省军区参谋马林鹤说。
没想到,一开始却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部队有关单位热情期待优质装备设备潜力数据,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等考虑,他们不愿意填报反映市场竞争力的信息。
释放改革红利、凝聚工作合力。这次国防动员体制调整改革,组建了省国动委联合办公室,由省政府常务副职担任主任。在联合办公室协调下,省科技厅、司法厅、统计局等部门会同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共同向相关企业宣讲国防法律和政策规定,承诺信息保密事宜,使多家企业负责人认识到,如实、及时提供潜力数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了,但他们数量大、种类多,如何收集他们的潜力数据又成为一个问题。一次调研中,省内某软件公司运用大数据技术生成招商报告一事,引起军地领导注意:生成招商报告的平台,具有自动抓取、整理、分析相关信息的能力。受此启发,省国动委联合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研发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平台,同样具备了这一能力。
在该平台支持下,相关高新技术企业注册信息可一键获取,免除了费时费力的人工统计填报过程;自动采集整理技术、人才、产品等各类动态信息,为全省国防后备力量编建、军地通用装备器材预征预储提供了快捷手段;平台还能够自动生成潜力分析报告,在多次国防动员综合训练中,发挥了重要辅助作用。
省国动委联合办公室在探索中认识到,把高新技术企业组织起来,更便于挖掘优质潜力。结合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他们依托担负课题研发任务的高校,组建国防动员联盟。联盟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沟通对接等机制,搭建军地双方供需对接的“直通桥梁”,优先安排联盟企业参加国防动员成果展示、部队社会化保障招聘等活动,遴选佼佼者与部队、动员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国防动员联盟不仅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拓宽了市场,而且扩大了国防动员力量的‘朋友圈’。”辽宁省国防动员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在联盟助力下,他们与省外部分地市高新技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弥补了部分行业领域动员潜力的短板,为未来开展全要素动员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编后小议
土中有水 深掘涌泉
■贾 勇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关联度、耦合度越来越高,挖掘高新技术企业优质潜力、服务国防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一道现实课题。
依据法规政策挖掘潜力。“法者,治之端。”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打开局面、推动落实,使挖掘高新技术企业优质潜力这一创新性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运用先进技术挖掘潜力。“过时的雷达,接收不到时代的回波。”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快捷、准确、完整地挖掘高新技术企业优质潜力,让“冒着热气”的优质潜力信息汇入部队打赢铁流。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挖掘高新技术企业优质潜力犹如凿井,须以“深入挖掘”的干劲,破解“跨界作业”的难题,一步一步打基础、一点一点求突破,必定能在深耕细作中掘出甘泉、收获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