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农户闯市场开新路的民兵——
我是新时代垦区的“诗与远方”
在二道河农场,随处可见“绿色农场”“智慧农场”“开心农场”。垦区民兵抓住先机,带领农户勇闯新路。
“2015年,政府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我们就开始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绿色生态有机水稻种植。”第五管理区民兵李广茂说,2016年他联合基干民兵姚雷、秦超等人,创立“丰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生产规程种植绿色生态有机水稻,并利用“互联网+”打开连接全国市场的“绿色通道”。
“这是稻田视频监控系统。”走在绿色的田野上,记者发现田间立着一根根银色的柱子。李广茂介绍,这些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互联网直接连到客户手机终端,客户可随时随地察看水稻生长情况。近年来,他们通过“产品溯源”吸引客户订购水稻,利用电子标签等技术,收集生产、加工、运输等各环节数据,生成二维码贴在产品包装上。客户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知稻米产地和生产过程。如今,二道河农场第五管理区合作社社员扩展到100多人,农场70%的民兵种植户已加入其中。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今年整个农场特色水稻种植面积达5.43万亩,占全场水稻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
富饶广袤的黑龙江垦区,处处上演着民兵创新创业的故事。“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固有单一的水稻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市场格局。”在洪河农场,民兵韩维龙去年尝试种植了100亩“鳅稻”,年底喜获“双丰收”,很快被抢购一空。今年韩维龙毫无保留地推广“鳅稻”种植经验,带领十多个农户共同种植3000多亩“鳅稻”。
在黑龙江省农垦八五九农场有一座面积380余亩的小岛叫鳌花岛,岛上高耸入云的橡树、清澈见底的湖水、娇艳怒放的百花引来络绎不绝的游人。打造美丽鳌花岛橡树园的就是“全国十大种粮状元”、老民兵营长葛柏林。
“习主席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前过度开发荒原,欠了生态环境一笔债,现在要还债!”葛柏林向我们介绍,他已经投入30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380亩的“鳌花岛橡树园”、3000亩的“圈河家庭农场人造生态林”、450亩的“二龙山退耕还林示范区”、1000余亩的圈河湿地等四个环境保护区。通过几十年持续建设,荒地变森林、小湖变湿地,森林涌出清泉,池塘荡漾清波,很多野生动物回归保护区。如今,这里也成为垦区著名的旅游度假区,每年接待游客数万人,带动了农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康术臣 乔振友 杨银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