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举行 “神舟十一”返回舱等集中亮相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王文辉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8-10-11 08:28

观众参观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孟君韬摄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品,真是令人振奋!”一位市民在参观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时由衷地感慨。

10月10日,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在青岛世界博览城举办,本届展会将持续三天,包括11家央企军工集团、8所军工科技院校等近400家单位参展。

据介绍,展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承办,以“融合·创新”为主题,共设置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成果展、军工企业成果展、综合科技成果展三大展区,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是山东省首个军民融合领域的大型展会。

突出产业优势和海洋特色

“本届展会的总体思路是‘需求牵引、军地协同、创新驱动、全域推进,突出产业优势和海洋特色’,重点展示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前沿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与成果。”青岛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喜高介绍。

展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面展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搭建军政企、产学研对接合作、交流互鉴、协同创新的平台。展会以实物展为主,采取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互动体验、模拟演示与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展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开幕当天,还同期举行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座谈会、山东军民融合发展专家研讨会、军民融合项目集中签约等活动,共同探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共同商讨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举措。24个军民融合项目集中签约,成功入驻青岛西海岸新区。

展示最新技术与创新

“这是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第六次载人飞行任务,搭载飞行员景海鹏和陈冬,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

“这是彩虹—4无人机,是目前国内同级别无人机系统中挂载能力最强、飞行性能最优的无人机系统,综合作战效能在国际同类型无人机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该产品曾在山东省烟台市沿海地区成功实施了海洋示范应用,实现了对海洋环境的实况同步监测。”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位,解说员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

据了解,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成果展区分为序厅和展示区,序厅分为国家战略、新区实践、探索成果三大板块;展示区重点展示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项目。军工企业成果展区集中展示最新军民融合高端科技创新成果,包括海上装备、无人装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与科研成果。综合科技成果展区展品涉及人工智能、无人系统、虚拟/现实、网络与安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反映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最新成果。

探索军民融合新路径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唯一被赋予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区和海洋强国新支点的功能定位。

作为本届展会承办单位的青岛西海岸新区,近年来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实践,主动作为,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平台融合、领域融合、区域融合“三融”发展模式,建立海洋深海协同、海军远海保障、海防应急动员“三海”融合机制,成立军民融合创新、技术装备保障、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军地人才培养、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等“六大中心”,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面经略海洋等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山东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王建祥说,“我们要按照‘一核引领、多区联动、全省协同’的要求,充分发挥青岛特色优势,以海洋领域军民融合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建设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力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