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军分区 山南市错那市勒门巴民族乡
党建有了“指导员”
■张照杰 解放军报记者 杨明月
入秋,地处喜马拉雅山东段勒布沟大峡谷的山南市错那市勒门巴民族乡绿意盎然。缭绕的云雾像洁白的哈达,环抱着山谷中的村庄。这处“山南小江南”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沿着蜿蜒的柏油路进入勒乡,“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等大红标语格外醒目。一幢幢别墅式的新居整齐排列,家家户户屋顶都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如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和部队开展的共建活动。”勒乡党总支书记李佳告诉记者,近几年,军地深入开展以“共学党的理论固信仰信念、共建基层组织固一线堡垒、共促民生改善固脱贫成果、共树文明新风固民族团结、共守神圣国土固边境安宁”为内容的“五共五固”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共学共建。
针对边境地区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驻地群众经济收入水平不高等实际,山南军分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五共五固”工作为载体,推动党建力量进一步下沉,建立一连结一村、一官驻一组、一班带一户、一兵帮一民“四个一”结对帮扶机制,坚持“党政军民一盘棋、组织生活一起过、军地党员结对子、军地党建相互融”,推行“双向聘请、交叉任职”。如今,13名驻军部队优秀官兵代表兼任帮扶村“党建指导员”、19名村党支部正副书记兼任边境工作顾问,将党组织战斗堡垒牢牢嵌在守边固防的最前沿。
“连队政治指导员担任村里的‘党建指导员’后,给我们的党员干部传授了不少党务知识。”李佳说,“有的‘党建指导员’还在村里办起培训班,教门巴族群众学好用好汉语。”
在海拔4300多米的浪坡乡汤乌村,“党建指导员”张泽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地搭建“党务课堂”培训班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自2020年以来,张泽明所在的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不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地方基层党组织联合组建了17个边境一线临时党支部,携手共建12个军警民通用执勤房,为边民生产生活和官兵巡逻执勤提供方便。近几年,该团还有10多名退役军人进入边境村“两委”班子,建强了一批基层党组织。
“有了主心骨,群众团结得更紧密。”张泽明说,“我们‘党建指导员’就是要力争做好稳边富民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