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海军诞生地见证鱼水情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赖天伟 刘亚迅 张容瑢 责任编辑:李庆桐 2023-04-24 11:22:04

共建17年来,江苏省泰州市以泰州舰官兵为骄傲,泰州舰视泰州市民为亲人——

海军诞生地见证鱼水情

■赖天伟 中国国防报记者 刘亚迅 特约记者 张容瑢

春风拂过苏中大地,吹绿原野平原。江苏省泰州市白马庙门前一尊石碑静静矗立,“人民海军诞生地”7个大字分外醒目。

400公里外的浙北海边,泰州舰静静停靠在军港码头,迎接前来参观的军属、师生代表和各界群众,海浪不时拍打船身,战舰随波轻轻摇动。

2006年,泰州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这一年,50多岁的泰州市民蔡锦云在报纸上看到泰州舰入列的消息,激动万分,和同事们讨论想去泰州舰上看一看;7岁的仇益鸣在泰州市区的家中和父母吃晚饭时说:“我以后要去泰州舰上当海军”;28岁的战士程龙作为泰州舰首批舰员,跟随战舰一起完成自航归建。

这一年,泰州市与泰州舰正式结成共建关系。战舰和城市的故事开始,泰州舰承载着这座城市最美好的祝愿,开启新的篇章。

10多年后,蔡锦云在舰艇开放日那天如愿登上泰州舰。已退休数年的他,伸手抚摸甲板上的栏杆,不禁热泪盈眶。13年后,仇益鸣如愿成为泰州舰舰员。那段时间,他的父亲不管走到哪都高昂着头,笑容满面。17年后,程龙成长为舰上有名的“兵王”,跟随战舰纵横大洋。

如今,距离泰州舰入列已经过去17个春秋。17年来,战舰与城市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唱响城舰双拥赞歌。

泰州舰“深蓝书吧”里,摆满各类书籍,这里是舰上的学习园地。据介绍,每逢八一建军节和人民海军成立纪念日,泰州市都会组织党政慰问团到舰上开展慰问活动,赠送电脑、书籍、运动器材等物品,给海军官兵送去“第二故乡”的问候。

中士王舒冰至今不能忘记,有一年,因执行任务,他耽搁了专升本考试复习,舰艇靠岸后,泰州学院主动联系他,并安排老师到舰上帮他补课。作为泰州舰首批实现学历升级的舰员,王舒冰万分感激。

“泰州舰常年‘以海为家’,官兵提升学历不便。为此,我们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教育拥军、文化拥军工作。”泰州市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泰州舰先后共有数百名战士在泰州市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完成学历提升。仅2022年,泰州舰就有30名军士获得函授本科学历。

“他们是泰州舰的官兵,也是我们的荣誉市民。”每当泰州市邀请官兵代表参观白马庙、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时,面对市民对身着白色水兵服军人的好奇,解说员总会骄傲地朗声介绍。

在泰州市民的注视和掌声中,官兵们挺起了胸膛,也将泰州市民对泰州舰官兵的深情厚谊装进心里。

近年来,泰州市挖掘海军诞生地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宣讲队把海军诞生地纪念馆馆藏史料以多媒体形式送至泰州舰,相继成立海军中学、海军小学、海娃艺术团,建设海军大道,依托人民海军先后向泰州捐赠的3艘退役军舰和1艘退役潜艇建立海军舰艇文化园,让海军文化融入泰州城市血脉,打造海军特色文化名片。

泰州市是泰州舰的坚强后盾,泰州舰是泰州市的亮丽名片。泰州舰政委刘正红说,“泰州市以海军为骄傲,倾力支持泰州舰,泰州舰官兵也视泰州为家乡,视市民为亲人,矢志强军,为‘第二故乡’增光添彩。”

泰州舰走廊橱窗上,常年张贴着泰州籍战斗英雄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出的“三个不相信”战斗誓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革命精神穿越时空,在一代代泰州舰官兵的接续奋斗中得以赓续。

2021年春天,泰州舰执行完任务刚靠码头,又接到紧急任务指令,第二天清晨再度起航。时任机电部门二级军士长程龙顾不上休息到机房对装备进行二次检查,发现一个蒸汽阀有故障。

当时,蒸汽管路温度接近200摄氏度。时间紧急,程龙带头把毛巾浸湿裹在手臂上,其余官兵都把手套用水浸湿,齐心协力徒手把这个百公斤的铁疙瘩拆卸、修好、重装。手上传来高温炙烤的痛感,可没有一个人停下工作。

第二天,泰州舰准时解缆起航,奔向大洋。

“全舰官兵都希望啃硬骨头、挑重担子,而且任务越棘手越兴奋。”刘正红说。会议室墙上“闻战则喜”4个大字,是泰州舰官兵的真实写照。

泰州舰去国外出访时,外国军人问舰上官兵:“泰州在什么地方?”泰州舰官兵骄傲地告诉他们:“泰州,是中国人民海军的诞生地,水兵的母亲城。”外国军人听罢,竖起大拇指:“了不起,泰州!”

这些年,泰州舰圆满完成中俄联演、出国访问、远海训练等几十项重大任务,创下海军多个“首次”,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军先进舰连标兵等荣誉,荣立集体二等功,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战舰与城市的故事还在继续。泰州舰又要鸣笛起航奔赴深蓝大海,大海上空又响起《泰州舰舰歌》——

“从海军诞生地走来,我们是威武的水兵,扬起渡江战役第一风帆,乘风破浪再立新功,光荣献给水兵母亲城……”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