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打造军烈属亲情服务体系——
打通关爱“最后一公里”
■夏众城 李军波
“朴妈妈,我们又来看您了,最近身体还好吧……”烈士纪念日前夕,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如约走进军烈属朴英子的家中。与往日走访慰问一样,一行人放下慰问品便熟络地与朴英子嘘寒问暖,帮她打扫卫生。
近年来,牡丹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立足实际、精准施策,打造以“日问候、周沐浴、月理发、季保洁、年体检、庆生辰、享年节、节慰问”为主要内容的“八个一”亲情服务体系,通过可感知、可延续的常态化亲情服务,让全市军烈属切实感受到“精神有归属、生活有保障、情感有慰藉”。
“父亲朴春根早年投身抗日队伍,1946年为解放事业献出生命。作为烈士后代,这些年党和政府给予的关怀让我深感荣光。”86岁高龄的军烈属朴英子言语中满是感激。这朴实的话语,是该市深耕军烈属服务工作的最好见证。
谈起建立“八个一”亲情服务体系的缘由,牡丹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我们在落实《烈士褒扬条例》的过程中发现,单纯的物质保障虽然能解决基本生活需求,但独居军烈属更渴望精神陪伴。”面对“年迈洗澡不方便”“佳节独自守冷清”等问题,该市军地达成共识——打通关爱军烈属的“最后一公里”,让关爱落地生根。
随后,该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始组织开展大走访活动,更新军烈属“一户一档”信息台账,精准掌握军烈属家庭生活现状、健康状态和实际需求,于2024年3月探索构建“八个一”亲情服务体系。
在独居军烈属徐兴和老人家中,爱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田宇正与老人促膝长谈。“徐老伯,这个月血压监测数据正常吧?”“最近天气转凉,热水器使用还方便吗?”笔者了解到,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建立“区局—服务站—志愿者”联动机制,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与独居军烈属开展结亲活动,每名独居军烈属都认一名退役军人志愿者为“兵子女”。“兵子女”每周至少看望一次军烈属,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到“五个必做”服务:农忙时节必问需、极端天气必查灾、安全隐患必排查、突发困难必支援、涉法问题必援助。
如今,“八个一”亲情服务体系已融入牡丹江市双拥工作大棋盘,每名军烈属都拥有专属服务档案。为了照顾好军烈属,该市还成立老兵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走访慰问。在一位军烈属家中,笔者看到一本相册,里面都是节日陪伴、健康体检、家政服务、军地联欢等温馨画面,记录着“八个一”亲情服务体系的温度。正如一名参加走访慰问的老兵志愿者所言:“这些举措不仅是对军烈属的关爱,更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
从“节日送温暖”到“日常送亲情”,牡丹江市以精准化、人性化服务诠释着“尊崇军人职业、关爱英烈家属”的责任担当。这一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双拥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板,谱写着军政军民团结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