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军银行
③行业之问:“会师式”培训与2.0版业务究竟好在哪里
金融支持的空间有多大
关键词:伴随保障
部队外训机动千里,如何服务“最后一公里”?部队行动任务特殊,如何确保资金和信息绝对安全?
去年秋冬之际,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配合陆军第77集团军远赴某海拔4600米高原驻训地,圆满完成国内首次跨省区、上高原、长时间的随军银行保障任务。军地领导普遍认为,这是金融行业拥军的一次全新实践,对探索金融业保障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浅层黏合远远不够,全方位、深层次、常态化的协同势在必行。”2018年5月,由东部战区陆军保障部和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联合举办的军银“两长”培训班,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开班,部队财务处(科)长、驻地工商银行支行行长及各省市分行机构的金融业务部门领导首次聚集在一起,接受封闭式培训。这种军地“会师式”学习培训,既提高了军地双方业务素质,又进一步加深了双方之间的认同,开启了以人才培养牵引行业拥军的崭新模式。
2018年6月1日上午,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首台“流动银行车”启用仪式,在陆军第80集团军举行。“流动银行车”可综合办理各类对公、个人、现金、非现金业务,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情况下,能够连续提供8小时作业服务,续航里程可达1600公里,足以确保伴随部队行动出得去、跟得上、做得好。
让某旅四级军士长盛耀祖没想到的是,工商银行成都分行还借助VR、AR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增强官兵及军事爱好者的友好度和互动感,与西部战区空军联合开发的2.0版军队专属服务网点已正式投入使用,吸引了不少“军迷”。
把军队所需、我之所能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就一定能极大拓展金融服务的空间。国有大型银行旗下分行支行结合所在区域的双拥实践,持续加大行业创新力度,相继成立协调机构,签订保障协议,规范保障事项,成绩可圈可点。
放眼全军,各军种部队越来越多地与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制定全时伴随保障方案。有的部队将移动银行车与部队装备编组进行铁路输送,按照方便生活、利于战备的原则进行野外配置;银行则派出经过政审的业务骨干组成伴随保障小组,并加强安全保密教育,规范日常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