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实施全军首例远程机器人胃肠外科手术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陈小菁 张 密 责任编辑:李庆桐 2024-01-31 10:58:30

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实施全军首例远程机器人胃肠外科手术——

三千公里触手可及 三维影像近在咫尺

■解放军报记者 陈小菁 通讯员 张 密

医疗专家操纵远程机器人实施外科手术。赵雅军摄

日前,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技术创新再添新成果:该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主任杜晓辉教授团队,利用国产多孔腹腔镜机器人远程手术系统,实时操控3000多公里外的手术机械臂,为海军某部一名军属成功实施直肠癌根治手术。

杜晓辉教授告诉记者,这台手术的成功实施,在全军远程胃肠道肿瘤手术领域尚属首次,有效提升了该院为部队提供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有利于为驻偏远地区部队提供更有力的医疗卫勤保障。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不久前被确诊为直肠癌。当时,患者的儿子、海军某部战士小王正在外执行任务。在所属部队领导协助下,患者的病例资料被送至该院普通外科医学部。杜晓辉教授查看资料后,建议尽快实施手术。考虑到患者居住地路途较远、合并内科疾病病情较重,决定将其就近转诊至具备远程手术条件的某驻军医院。随后,该驻军医院为患者完成全面的术前检查评估,确定可进行远程机器人外科手术。

手术过程中,杜晓辉教授利用机器人远程操作系统,为患者精准切除肿瘤病灶。手术历时90分钟,团队成员默契配合,通过精细操作保证了根治效果。手术结束后,远程机器人3D高清图像及数据反馈显示:术中解剖层次清楚,基本无出血,肿瘤被根治性切除。

该院领导介绍,他们联合国内机器人技术相关研制单位,成功研发建立远程手术操作系统。此前,该院泌尿外科医学部张旭院士牵头,通过实时操控患者端机器人完成多例远程复杂泌尿外科手术,积累了远程外科手术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杜晓辉教授团队进一步突破多个技术难题,提高了远程手术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这项技术的成功实施,对基层官兵来说,相当于身边有了一个全天候‘外科医生’。”杜晓辉教授介绍,在医院大力支持下,他和张旭院士团队正在围绕驻偏远地区部队官兵如何实现“就近就便送诊”这一课题,与可开展远程手术的医院签署协议,缩短患者从接诊、确诊到后送、手术的时间。

记者了解到,过去,因基层部队卫生保障系统不具备手术条件,一些驻地偏远的部队官兵突发疾病,只能直接送诊至体系医院。即使是阑尾炎之类的常见急腹症,因明确诊断前很难用药,患者往往也会因延误治疗而承受痛苦及风险。如今有了远程机器人手术系统,患者可第一时间确诊并及时手术,降低了健康安全风险。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军普通外科远程手术技术与设备的双重提升。”杜晓辉教授介绍,远程外科手术实现后,不仅可在驻偏远地区部队官兵发生创伤、急危重症时,提供24小时远程手术指导,还能打破空间限制,为异地就诊的军人军属及驻地群众提供精准手术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领导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以远程手术机器人系统为牵引,针对基层部队特别是驻山区、海岛、边疆等地区部队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现状,持续推动优质外科医疗技术资源下沉一线,让更多基层官兵享受高端医疗技术带来的便利。

相关链接

机器人远程手术系统由3部分组成: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及三维高清影像系统。外科医生在控制台,利用5G信号传输系统,操纵千里之外患者手术平台的机械臂及与之连接的手术器械,通过实时传输的高分辨率三维影像手术术野,开展精准微创手术。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为基层部队特别是驻偏远地区部队官兵提供有力的外科手术保障——

驻偏远地区部队官兵远程微创手术:基层官兵突发胸腹部疾病需手术治疗,但受限于地理环境、恶劣天气等因素无法及时送诊时,可利用配置在驻地医疗机构的远程机器人手术平台,与后方医院控制台连线,进行远程手术。

战场环境下腹部战创伤远程手术:未来战争可能面临伤员批量后送难题,后方医院外科专家可通过部署在战场救护所的远程机器人手术系统,及时实施腹部战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

复杂疑难腹部疾病远程手术:军地伤病员在当地医疗机构无法得到有效手术治疗时,可通过远程手术平台,邀请异地资深专家跨区域开展手术,避免患者异地转诊,大幅降低就诊成本。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