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瞭望丨本事扩容才能回答好“本领拷问”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海涛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3-06-14 08:32:42

本事扩容才能回答好“本领拷问”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④

■刘海涛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领导干部不断实现能力升级、本事扩容,才能回答好“本领拷问”。

当下,全党全军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对领导干部来说,主题教育既改造思想,又改进工作;既提升理论思维,又锻造过硬能力,是补短板、强本领的难得契机。领导干部作为军队指挥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提升的本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强履职本领,提升带兵打仗、指挥打仗的能力,真正成为驾驭现代战争的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军之大事,命在于将。战场博弈的天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指挥员的智慧、勇敢、韬略和兵法。“况夫为将之道,疆场之安危,三军之死生系焉。”有能力、有本事的指挥员,才能在平时给对手以威慑,在战时给敌人敲响丧钟。我军领导干部领兵一方、镇守一域,能否紧跟军事变革步伐,能否掌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关乎未来战争胜负。可以说,领导干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提升能力素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了能打仗、打胜仗的本事。

习主席深刻指出:“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这是统帅的“胜战之问”“价值之问”,也是“本领拷问”。军队是要打仗的,领导干部是要驰骋疆场、精忠报国的。要想回答好“胜战之问”“价值之问”,首先要具备能打胜仗的资本,回答好“本领拷问”。没有“金刚钻”,干不了“瓷器活”。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做到懂打仗、善谋略、会指挥,当好备战打仗的带头人,才能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交出新时代打赢能力的优秀答卷。

战胜不复,知变为大。战争在变、时代在变、对手在变,领导干部的能力也要与时俱进。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军面对的是具有丰富机械化战争经验的美军。而我军指挥员大多没有经历过空地一体化战争考验,要想打赢美军,必须实现素质转型、提升指挥艺术。我军指挥员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及时掌握了合成作战的指挥本领,较好地实现了步炮协同,使我军愈打愈强,有力地战胜了敌人。事实证明,指挥员要想领取迈向战场的“通行证”,必须在打仗本事上不断扩容,始终走在对手前面、走在战争前面。

打仗即是打将。能力不换代,迟早要淘汰。近年来,我军很多领导干部牢记主责主业,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积极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积蓄了带兵打仗、指挥打仗的底气,具备了挂帅出征、决胜疆场的本事。然而,也有少数领导干部未能树牢紧迫感危机感,思维还停留在机械化战争年代,指挥现代战争的能力素质还不够。有的存在短板弱项,不能很好地解决“五个不会”,在实战化训练面前跟不上趟;有的缺少科技思维,对“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认识不到位,未能很好地实现科技赋能;有的缺少联合思维,对一体化联合作战理解不透,对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掌握不深;还有的缺少超验思维,指挥打仗总是老招法老手段,对新质新域作战力量运用不够。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各级党组织在主题教育中树牢问题导向,切实在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上下功夫,促进领导干部能力大升级、本事大扩容、指挥大进步。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当前,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转变,军事新技术和作战新理论不断涌现,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成为其鲜明特征,同时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这些无一不对领导干部打仗本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果不具备“政治家+专门家”的能力素质,就难以适应部队转型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要求。领导干部只有主动自我革命,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实现头脑更新、能力嬗变、素质转型,成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通识型人才,才能在未来战场上运筹帷幄、稳操胜券。

生于本领强,死于能力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必须持续升级、不断改善。领导干部一定要积极投身主题教育,自觉来一场学习革命,熟练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用以改造主观世界、更新思维理念,及时革除战争理念、战略视野、作战指导等方面的陈旧观念,鲜明立起现代作战思维、智能信息理念、体系治理思路,不断增强工作指导的前瞻性、科学性、有效性,锻造制胜强敌的过硬实力。如此,才能在明天的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战胜强敌、赢得胜利、收获荣光。

(作者单位:31080部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