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确政绩观干事创业 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卢海波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3-09-11 08:55:37

以正确政绩观干事创业

■卢海波

习主席在浙江工作期间,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20年一以贯之、接续奋斗,“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学习感悟“千万工程”实践,贯穿其中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为官之道,首在政绩观。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首先要回答好、解决好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其自身的成长进步,还影响到党、国家和军队事业发展。新征程上,我们要自觉以正确政绩观干事创业,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绩。

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根子在于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背弃了信念。习主席曾多次提到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谷文昌在东山县工作14年间,以“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的坚强党性,带领东山干部群众把一个风沙肆虐的荒岛变成生机盎然的东海绿洲。谷文昌的事迹教育我们,党员干部有了坚强党性,就能够扛起做在前、干在先的责任担当,以个人的率先垂范带动部队、感召官兵;能够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境界,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能够砥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党性的坚定源自理论的清醒。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紧扭住“强党性”这个关键,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会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说,共产党“靠实事求是吃饭”。1948年4月,他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现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越是形势复杂多变,越需要我们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真功夫、苦功夫。要做到“实”,就要大兴调查研究,主动沉到练兵备战和基层建设一线摸实情,切实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把对策提实,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要紧跟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和部队转型步伐,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决破除各种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路径依赖和老旧经验,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把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迎着问题上、敢啃“硬骨头”,集智聚力解决备战急需、打仗急用、官兵急盼的棘手难题,不见成效不撒手、不获全胜不收兵。要正确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举措,在尊重客观事物发展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难题解决、事业发展。

正确政绩观是具体的、实践的,说到底要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到工作中。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党员干部作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始终锚定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推动部队建设发展取得新成效。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广大官兵要自觉用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校正政绩观偏差,坚决摒弃和纠治一切损害为战谋战备战积极性的思想和行为,把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全面提高部队真打实备水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作者单位:联勤保障部队政治工作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