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解决“一类问题”
——深入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系列谈⑦
■赵 彬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不少单位聚焦官兵急难愁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运用典型案例,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这一创新思路和举措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解决“一个问题”出发,善于发现“一类问题”,寻求共性的解决方案,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共享的制度与规定。这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科学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要想推动解决备战急需、打仗急用、官兵急盼的问题,必须善于把握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既正视问题、发现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又善于从个性中找到共性,从苗头中发现倾向性问题,由点到面、举一反三,推动解决更多同类问题。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提高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需要我们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这样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才把得准。在主题教育中,我们应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着力把贯穿这一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领悟透,把“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五个坚持”的军事观和方法论学到手,在思想观念上打开新视野、在政策举措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提高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需要在“解剖麻雀”上下功夫。发现问题、检视问题、纠治问题,是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我们一开始就应奔着问题积弊去,把最突出的问题揪出来,把长期积累的存量问题挖出来。通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我军来说,善于用制度为基层官兵排忧解难,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责,是领导和机关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本领,也是提高解决“一类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参加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单位,应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对主题教育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注重从制度上查缺补漏,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努力做到“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
(作者单位:武警部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