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谭志伟
习主席在领导和推进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中,高度重视继承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为基层政治干部建队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明确要求。
行程万里,薪火相传。记得刚到中队任职报到时,上级把工作交接安排在了荣誉室。当听到中队自东江纵队第二大队起经历12次整编、8次移防始终铁心向党的红色历程,仰视着奖牌锦旗簇拥的荣誉墙时,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洗礼和感召,更加真切领悟到,不断传承的红色基因,正是我们赖以发展壮大的传家宝。几年来,我始终牢记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积极引导官兵弘扬东纵精神,争当东纵传人,激励官兵在追溯根脉、履职尽责、爱军精武中传承好红色基因。
追根溯源,让红色基因真实可感。红色基因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也矗立起指引我们到哪里去的精神路标。为引导官兵从中队光荣艰辛的奋斗历程中,弄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党支部走访了13任连队主官和近20年来转业退伍的一些干部战士,动员他们一起完善连队红色历史,补充可信、可查、可证的史料,并制作成微电影、纪录片。中队还与广州市东江纵队研究会联办了“传承东纵精神,争当东纵传人”口述历史分享会,在会上,几名革命前辈用真情的讲述让东江纵队的光辉历史更真切,中队的红色血脉更清晰,参会官兵无不为之动容,内心受到了震撼。鲜活的叙述,生动的历史,助力官兵融会贯通、真学真信,切实把忠诚于党的要求转化为自觉看齐的追求,把实际行动融入岗位战位,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常态浸润,让红色基因焕发活力。笔者在工作中感到,融媒体时代,高时效、碎片化的即时传播方式对凝心铸魂、正本清源提出了更高要求,“灌输式教育”“被动式体验”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用新时代的语言和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组织学队史、讲传统的过程中,我们将课堂搬进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团一大纪念馆等红色场所,组织官兵在队旗上留名、在荣誉墙前留影,讲解“军旗跟着党旗走”的光荣历史,帮助官兵在体悟初心中接受精神洗礼。每逢重大节庆,中队都会组织开展红色经典影视配音秀、朗读会等群众性活动。这些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将红色基因与时代元素有机结合,官兵在常态化学习、常态化感知中铸牢了忠诚信仰、强化了使命担当,中队连续三年被评为“四铁”先进单位,为荣誉墙再添时代光彩。
知行合一,让红色基因激发力量。红色基因承载着一茬茬官兵的赤胆忠诚与奋斗牺牲,骁勇善战的战斗精神则是东江纵队红色基因的重要“特质”,是新时代铸魂育人最宝贵的精神富矿。着眼当前形势任务,我们注重从队史英模、身边人物中挖掘战例、培树典型,每逢重大任务举旗宣誓应战,重大节庆到支队史馆致敬先辈,让创先争优的官兵事迹登上荣誉墙,不断营造崇敬英模、学习英模、争当英模的浓厚氛围。植入官兵灵魂、融入官兵血脉的红色基因,不断转化为备战打仗、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中队连续25年实现执勤目标安全无事故。一次执勤期间,警士孙祥彬遇到歹徒持刀滋事、危及群众生命安全,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制伏歹徒,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荣立三等功,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样子。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始终是建队育人的重要着力点。我们积极引领官兵在革命传统中感悟崇高,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激励官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为强军事业接续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续写先辈荣光。
(作者单位:武警广州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