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论坛丨永葆革命军人气节风骨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宇骏 责任编辑:王韵 2025-09-08 08:50:56

永葆革命军人气节风骨

■王宇骏

习主席指出:“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乌斯浑河上八女投江,赵一曼身受酷刑坚贞不屈……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无数革命先辈,或沥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裂身银汉,或碎首沙场,充分彰显出革命军人特有的气节风骨。今天,我们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续写英雄人民军队的浴血荣光,很重要的就是永葆革命军人气节风骨。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从杨靖宇“在侵略者面前低头,就不配做中国人”的凛然大义,到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的浩然之气;从彭雪枫“军人在大敌当前之际,当以捐躯沙场,马革裹尸为荣”的豪迈气概,到马石山十勇士为救群众“四进三出”日军包围圈,最后全部牺牲的壮举……他们的光辉事迹,集中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气节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品质,风骨是一种志气和精神的表现。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不畏强敌、不惧困难,不为“糖弹”所虏、不为“香风”所诱,培育和形成了革命军人特有的气节风骨。这也是一代代革命军人立身做人的必备品质、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建功立业的必然选择和清廉自守的重要保证。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军情都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我军在政治上面临的考验错综复杂。习主席谆谆告诫党员干部,职位越高,越要夙兴夜寐工作,越要毫无私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越要按规则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越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面对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灯红酒绿”的侵蚀,大多数官兵能够保持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但也有人大德不立、公德不端、私德不守,在“温水煮青蛙”式的腐蚀中放松了警惕,丧失了应有的气节风骨。

气节如璧不可污。各级应把永葆革命军人气节风骨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培养“四有”革命军人的时代课题,引导官兵时刻保持对组织、对党纪、对国法、对军规的敬畏之心,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每名官兵应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发扬斗争精神,砥砺胜战之能,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正确认识公与私、义与利、善与恶、美与丑的关系,自觉涵养政治大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坚决破除贪图享乐的低俗取向、随波逐流的麻痹心理,努力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