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瞭望丨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杨和奎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5-09-10 06:42:35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杨和奎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正义、光明、进步必将战胜邪恶、黑暗、反动。”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发出了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时代强音,彰显了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的如磐信念,汇聚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必将激励爱好和平的人们携手并肩,在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大道上勇毅前行。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以伤亡超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正义对邪恶的胜利,是光明对黑暗的胜利,是进步对反动的胜利,是人类道义、良知、公理的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感慨:“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历史没有如果,事实胜于雄辩。合则强,孤则弱。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携手并肩,共同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势力。

中国人民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道义支持和宝贵援助。印度医生柯棣华主动申请加入援华医疗队,他在家书中写道,“我们的责任,正像每一个中国人和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的责任一样,就是抗击日寇,反对法西斯”。

饱经战火的中华民族,深知和平的可贵。习主席强调:“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历史上中国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却从未殖民和侵略他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答案,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中国的发展始终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习主席旗帜鲜明地表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雄师列阵,气势如虹。在这次抗战胜利日阅兵中,维和部队方队步履铿锵,精彩亮相。今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周年。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来,“中国蓝盔”不惧艰险、不辱使命,以热血锻铸和平盾牌,用行动谱写大国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铁肩担道义,执戈卫和平。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人民军队越强大,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越有力,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靠得住。全军官兵应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忠实履行神圣职责,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全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武警广西总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