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宝鑫
紧急集合提前备好装具,武装越野给携带装备“减重”,射击打靶事先踩点跑位……近日,某部严格纠治训练中存在的投机取巧行为,宁要货真价实的“及格”,不要掺杂水分的“优秀”。这也告诉我们,这技巧那技巧,符合实战才是真技巧。
“万事得窍顺行舟”,军事训练也不例外。训练是为了打仗,不仅需要付出刻苦努力,也需要掌握技巧。既能够苦练实练,又能够巧练精练;既舍得流“汗珠子”,又善于动“脑瓜子”,无疑能事半功倍地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但也有个别官兵,错把“歪招”当“绝招”、错把“取巧”当“技巧”,不是紧盯强敌对手研究制胜招法,而是想方设法钻训练考核、演训评估的空子。偷来的巧是最大的拙。凡此种种,不仅达不到锤炼部队的目的,而且容易滋生练兵场上的形式主义,再练也是白练,再忙也是空忙。
打仗硬碰硬,训练必须实打实。早在1932年,我军发布的《关于军事政治训练的训令》就指出,部队训练要力求射击准确、刺杀熟练,以及抛掷手榴弹的命中,“万不可耍无聊的花样”。战场上只认实力不讲情面,搞投机取巧的“无聊花样”,依赖那些“歪招”“虚招”,到了真枪实弹的战场上,付出的可能是生命的代价,甚至影响整个战争的胜负。只有按照实战标准,使训练内容与作战任务相一致,训练标准与作战要求相一致,“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才能应对自如。
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在不久前闭幕的“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中,竞赛场地更大限度还原城市要点控守、渗透行动、解救人质等真实场景,将无人机空中侦察、突击车陆上掩护、冲锋舟水上渗透等人装协同与狙击作战紧密结合。这些课目设计让众多选手感慨:置身赛场,仿佛身临真正的战场。
实战化是军事训练的根本属性和本质要求。各单位应大胆训练、科学训练、安全训练,坚持训练“准星”始终对准战场“靶心”,对演训场上的形式主义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切实在真枪实弹、真训实练、真考实评中改训风、正演风、严考风。应把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确保做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