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评论丨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蒋 波 责任编辑:王韵 2025-09-22 06:40:27

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蒋  波

“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上,当《怒吼吧,黄河》雄浑唱响,激流奔腾的河水恍若从天而降,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激情岁月。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全民族抗战的制胜密码,也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的人类发展进步逻辑。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意欲“以蛇吞象”的狼子野心,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独立还是亡国?是自由还是被奴役?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挺立潮头,发出了“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的号召,使沉睡中的东方雄狮被猝然唤醒。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不分年龄、性别、阶层、民族、党派,同心同德、血战到底,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伟大意义,在于“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从“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活中国”。当年《新闻报》上一则征募救国宣言,至今读来仍荡气回肠:“五千年之祖宗庐墓,亿万年之子孙命运,均将于此最后关头决其荣辱……敌人一日不去,抗战一日不停;抗战一日不停,捐款一日不止。”为了“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直接参军参战有之,参与拥军支前有之,提供情报信息有之,掩护抗日人员有之……正如一首《花鼓词》所唱:“军为利箭民做盾,为保江山团结紧。”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从淞沪会战的“血肉磨坊”,到台儿庄战役的扬眉吐气;从平型关首战告捷,到百团大战震撼山河;从决死队、敢死队、救国会、妇救会、儿童团,到伏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全体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共赴国难,“争着死,抢着死”,以鲜血争取民族解放,以生命捍卫和平正义,到处是“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的壮丽场景。

“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当暗夜笼罩世界,热爱和平的各国人民携手跨进同一条战壕,并肩战斗、团结合作,凝聚起战胜法西斯的钢铁长城。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在冀中4个月,行程750公里,做手术300余次;美国飞虎队击落日本军机2600多架,击沉、击伤舰船44艘,击毙日军6万余人;中国军人远征缅甸,“在枪林弹雨中面无惧色”,解救被围英军等7000余人……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坚持“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人民的力量最终驱除了邪恶、战胜了强权、迎来了黎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屹立着一尊高4.5米的巨型雕塑——“卢沟醒狮”。怒目圆睁、昂首苍穹的姿态,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众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人民的力量如奔腾的地火,一旦觉醒,便是冲天烈焰,日寇再强,终将毁灭。“睡狮果然醒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共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建立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人口约1亿,到战争后期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抗战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有伟大精神,激发出来就是钢铁长城;人民有磅礴伟力,动员起来就是铜墙铁壁;人民有无穷智慧,汇聚起来就是汪洋大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习主席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抗战胜利的根本动力,更深刻启示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历史的启迪不容忘却,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回望历史,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了无数奇迹;新征程上,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首《义勇军进行曲》穿越历史的烽烟,从战歌到国歌,改变的是时代背景,不变的是民族精神、人民立场。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里;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我们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生死相依、同甘共苦,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一定能拥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

(作者单位:92823部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