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永远值得信赖的子弟兵
■李永涛
●以绝对忠诚之心、强军胜战之志、无私奉献之行,做永远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子弟兵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这既饱含对人民军队伟大历史功勋的崇高赞誉,更凝结党和人民对人民军队的厚望重托。新征程上,广大官兵要始终以绝对忠诚之心、强军胜战之志、无私奉献之行,做永远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子弟兵。
信赖,就是信任并依靠。人民军队何以能够赢得党和人民的信赖?靠的是一代代官兵矢志不渝的赤诚奉献、勇于战斗的血性胆魄、视死如归的气节风骨。誓死不屈、集体沉江的东北抗联八名女战士,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而全部牺牲的“刘老庄连”官兵,“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左权……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作答:人民子弟兵永远值得党和人民信赖。无论走到哪里、走到多么辉煌的未来,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官兵,都要把使命牢记于心、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以忠实履行神圣职责的实际行动赢得党和人民的信赖。
以对党忠诚的赤胆忠心赢得信赖。忠诚是赢得信赖的重要基础。军人肩负着“执干戈以卫社稷”的神圣使命,忠诚是重要政治品格,更是鲜明政治底色,对党忠诚,必须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夏云杰按照党的指示,积极投身革命斗争,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为建立和发展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呕心沥血。生命垂危之际,他还一再叮嘱身边的战友、妻子和女儿,要在党的领导下,把抗日斗争进行到底。翻开我军抗战史册,无数像夏云杰一样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践行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承诺。向着未来进发,广大官兵应赓续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坚持不懈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忠诚品格、强固政治信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做到一切行动听党指挥,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允许干什么就坚决不干。
以无往不胜的过硬本领赢得信赖。对于革命军人来说,只有以过硬本领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才能赢得党和人民一如既往的信赖。如果重担挑不起、硬骨头啃不动、任务完不成,信赖就会失去支撑。1940年8月,百团大战中,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25团8连官兵与前来偷袭的日寇展开白刃格斗,经过激烈拼杀,取得最后胜利,被八路军总部授予“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称号。抗日战场上,面对凶残的敌人,我军将士逢敌亮剑、有我无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当前,面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时代考题,每名官兵都是参与者、答题人。只有使自身本领与能打胜仗要求相匹配,铆在岗位精武强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掌握新本领,努力练就克敌制胜的真本领、硬功夫,才能做到执戈在手、不辱使命,创造出无愧党和人民的业绩。
以服务人民的挺膺担当赢得信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也是革命军人赢得人民拥护、人民信赖、人民热爱的关键。1944年除夕,盘踞在山东临沂的日伪军窜入临沭县朱村大肆掠杀,八路军滨海军区4团3营8连官兵奉命阻击。经过6个多小时战斗,他们击退了敌人,救下了村民,24名官兵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救人民于水火、扶民族于既倾”,我军官兵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敢于冒着枪林弹雨,为了人民利益挺身而出、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前进道路上,广大官兵要将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崇高的价值追求,无论遇到任何风浪考验和风险挑战,都要坚定人民立场不动摇、坚持人民至上不含糊,坚决履行好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永远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以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赢得信赖。严于律己、遵规守纪,历来是人民子弟兵的鲜明特征,也是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赞誉的重要因素。1942年,面对敌人重重围困和严重自然灾害,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布了一道“树叶训令”,要求八路军不能挖村庄周边的野菜,要留给老百姓。村庄附近榆树上长出的榆钱也留给老百姓,战士们只能到远离村庄的地方采摘树叶充饥。从干部到士兵,人人严守纪律,展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绝不侵占群众利益的高度自觉,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光辉形象。作风优良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搞垮常胜之师。革命军人如果律己不严、作风不正、底色不纯,不仅难以抵挡“糖衣炮弹”的进攻,还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进而失去胜利之源。向着奋斗目标进发,广大官兵无论处于什么岗位,都要常怀敬畏之心,把党纪国法军规当成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做到不放纵、不越界、不越轨,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