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瞭望丨强化对抗性检验性训练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张树榜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5-09-29 06:12:29

强化对抗性检验性训练

■张树榜

实抗实训,复盘检验,固强补弱……近段时间,某部一方面提升训练强度,与友邻部队大力开展对抗性训练,锻造了部队打赢能力;另一方面针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常态化开展检验性训练,补齐了短板弱项,提升了整体作战能力。他们的做法启示我们,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对抗性训练和检验性训练都不可少。

习主席指出,要“加强检验性、对抗性训练,加强应急应战训练,做好随时打仗的充分准备”。战争是敌我双方的对抗性活动,实战化训练的实质是对抗性训练。兵在对抗中练,仗在对抗中打。强化对抗性训练,有利于创新战法训法,有利于提升训练质效,有利于锻炼指挥员决断能力。很多能打胜仗的部队,平时军事训练就敢于设置危局难局险局困局,把对抗性训练当作战场对决。相反,平时训练过于轻松,对抗强度不够,到了战时就难以具备适应战场的能力。可以说,砥砺实战硬功、锻造制胜优势,离不开真刀真枪的对抗性训练。

钢在火中淬,兵在严中练。对抗性训练要出成效,关键在于提升强度。怎么才算高强度对抗?那就是超越日常训练,朝着极限练、追求极致练,增加现代技术含量,拓展多维度较量,突出抓好昼夜连续对抗训练,强化极限边界条件下训练,全方位多层次摔打锤炼部队。事实上,只有经过高强度对抗训练,把各种险难条件、复杂课目、作战内容都练到位,到了战场上才能“像训练一样打仗”。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开展好对抗性训练,除了自设高标准,还需要有强大的对手。俗话说,光拣软柿子练不出硬功夫。对抗性训练就要“舞刀找关公、弄斧到班门”,敢挑最强最硬的对手作为假想敌。这需要各级指挥员在组织对抗性训练时,按照“知敌、像敌、超敌、胜敌”的标准选择蓝军,既注重单系统对抗,又注重体系性对抗,切实以“强敌”为靶寻求制胜之法,以“强敌”为石磨砺胜战本领。

现代作战闭环理论中,检验评估是重要一环。军事训练的水平如何,训练中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新的战法训法是否实在管用,都需要检验性训练来验证。

一位军事家曾指出:“要多通过检验和考核,减少训练的盲目性。”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作战对手、战争形态、作战方式等都发生很大改变。“拔足再濯,已非前水。”训练如果还是老一套,怎能练出打赢高招?搞好检验性训练,就是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把锻造打赢现代战争能力作为目标,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看一看战训耦合的深度如何,验一验训练转型的水平如何,确保实战化训练的方向正确、质量提升、实效增强。

军事训练实践表明,问题解决得越多,训练越有成效。检验性训练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战斗力提升的过程。问题是训练提升的着力点,也是战斗力新的增长点。问题暴露给自己比暴露给敌人好。在检验性训练中,只有不怕出丑丢面子,多用硝烟作“显影剂”,多用火眼金睛“挑刺”,把发现的问题作为训练攻关的课题,才能锻造出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能力。

开展好实战化军事训练,从来不靠单一的模式,而是多措并举、综合统一,目的是提升打仗能力,赢得战场制胜优势。对各级指挥员来说,对抗性训练重在提升强度,发现问题;检验性训练重在解决问题,固强补弱。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多些对抗性训练,才能提升部队应对未来战争的能力,为检验性训练提供更多“靶标”;多些检验性训练,才能铸强一个又一个节点,为对抗性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我军对抗性检验性训练逐渐走深走实,但距离实战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有的难度强度还不够高,有的选择作战对手不够理想,还有的科技手段运用不足。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以精准作战需求牵引军事训练,多设置一些险难课目,多给出一些特情处置,深入开展作战编组、作战场景下训练,切实让我军作战概念、作战方案、作战指挥、作战力量、作战保障等得到有效检验。

言武备者,练为最要。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军事斗争任务艰巨繁重。越是形势复杂,军事这一手越要过硬。对各级指挥员来说,只有不断强化对抗性检验性训练,大力推进体系练兵、科技练兵,全方位历练官兵、摔打部队,才能全面提升新时代打赢能力,真正回答好“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拷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