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论坛丨提高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效能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张 扬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5-10-20 06:20:16

提高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效能

■张  扬

侦打突击无人车、新型无人潜航器、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一批无人智能装备首次亮相,展示出我军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对部队官兵来说,应努力学好用好无人智能装备,提高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深刻影响着世界军事发展走向,催生出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推动战争形态加速向智能化方向演进。无人作战力量在军事行动中的参与度日益提高,无人智能作战已成为提升体系作战能力的新增长极。列宁说过:“不理解时代,就不能理解战争”。世界近几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人平台运用规模越来越大、人工智能赋能越来越深、有人无人协同越来越紧,跨域联合、无人自主等成为新的作战趋势。

“欲得强兵,必须坚甲利器,实选实练。”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是未来无人作战最具运用价值的作战模式,也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平台无人、体系有人,无人先导、人机一体”,是智能化作战的鲜明特征。要想提高协同侦察、协同打击、协同突击、协同保障、协同防护的能力,必须加强有人无人协同训练,强化“有人+无人”战法创新,在协同中形成“人信机、机助人”的默契,加快推进无人智能作战力量以“主力”“主角”身份融入作战体系。

用兵在智,胜战在术。叶剑英同志说过:“如果只掌握现代的军事手段,而没有正确的军事理论作指导,也不能有效地对付现代化的敌人,至少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从世界军事史看,英国发明了坦克并首先将坦克投入实战,却未能物尽其用,一直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作战理论。而在二战初期,德国率先把以坦克集群为重点的作战思想付诸实践,并将其发展为“闪电战”理论,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好战法胜过千军万马。广大官兵应不断提高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掌握智能化战争制胜机理,加强典型行动专攻精练,创造更多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战场的训法打法。

有矛必有盾。此次阅兵活动中,反无人机方队同样引人瞩目。受阅的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成体系建设,既能软杀伤,又能硬摧毁,是反制无人机的强大“铁三角”。在无人作战力量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对其进行反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未来战场上,单一的作战力量很难独立完成反无人作战任务。只有把各种反无人装备和技术手段综合运用、将反无人作战融入联合作战体系一体筹划,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法、快速精确的行动,实施重点打击或灵活控制,才能挖掘并释放人机协同的新质作战效能,牢牢掌握打赢智能化战争的主动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