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简外事,少接人,谨言语”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董成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5-10-21 17:06:29

●以足够的耐力和定力,保持清醒、抵制诱惑、坚持原则,在一点一滴中修身养性,形成好习惯,养成好作风

明代薛瑄在《薛文清公从政录》中提出“守官最宜简外事,少接人,谨言语”,大致意思是劝诫为官者要舍弃不必要的应酬、不滥交友、说话要谨慎,如此才能坚守为官操守。这一箴言,对于今天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无启示意义。

“简外事”,即减少职责外的应酬和事务,避免有限的精力被分散。军队的主责主业是备战打仗,如果军队干部的“外事”多了,就会冲散备战打仗的专注力,影响部队建设发展。开国大将粟裕,终生不喜棋弈、牌局、跳舞,只对军事专业如痴如醉。正是因为粟裕注意“简外事”,专注于研究打仗,才成为毛泽东眼中“最会打仗”的人。当今时代战争形态加速演变,备战任务更为艰巨,军队干部须带头对影响主责主业的“外事”说“不”,尽可能减少与主责主业无关的事务,将全部心思精力向备战打仗聚焦,钻研本职岗位所需的业务,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少接人”,即朋友不在多而在精,交往中要有明确界限。古人云:“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身边朋友的好坏,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不容小觑。从近年来通报的案例中不难看出,一些干部之所以走到违法乱纪的境地,多是从交友不慎开始的。有的与投机取巧的商人称兄道弟,最后搞起了利益输送;有的对寻求攀附的别有用心者不加拒绝,最后拉帮结派搞起“小圈子”;有的对阿谀奉承的身边人青睐有加,最后落入“精神贿赂”陷阱……凡此种种,不仅断送个人前程,还损害党的形象、影响部队战斗力。军队干部须警钟长鸣,以反面典型为戒,自觉净化社交圈、守住交往底线,拒绝别有用心的“围猎”,摒弃破坏纪律的“人情往来”,破除影响履职的“关系网”,牢牢守住与人交往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

“谨言语”,即说话要谨慎,有分寸,不虚言、不妄言。作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军队干部的话有一定的引导性,会在官兵中产生影响,而且级别越高影响越大。因而,对军队干部来说,“谨言语”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关乎军队作风形象、部队建设发展,不容小视。说话绝不能率性而为,要做到言之有据,下达命令、部署任务,谨防出言随意,导致朝令夕改、部队忙乱;做到言之有物,与战友交流讲真心话,部署任务讲实在话,面对问题讲负责话;做到言之有度,不传播负面信息,不泄露军事秘密,自觉维护大局、维护军队形象。

做到“简外事,少接人,谨言语”,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下定决心,以足够的耐力和定力,保持清醒、抵制诱惑、坚持原则,在一点一滴中修身养性,形成好习惯,养成好作风。作风养成贵在坚持不懈、驰而不息,随着职位的升迁,领导干部遇到的诱惑也随之增多,面临的考验也会形形色色。要保持良好作风形象,就应时时检视自身言行,荡涤思想尘埃,强化使命担当,确保在利益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应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习惯在“聚光灯”下开展工作,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思想言行、对外交往上始终坚守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原则底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