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七虎教授:国防工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云利孝 朱桁冈 宫玉聪 责任编辑:丁杨 2019-01-30 04:07:06

国防工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专访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

■云利孝 朱桁冈 解放军报记者 宫玉聪

【人物简介】

钱七虎:1937年10月出生,江苏昆山人,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60余载从事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对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军队重大技术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综合防护,筑牢积极防御战略基石

记者:作为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您如何看待国防工程?

钱七虎:在战争和战争准备中要学会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工程就是为了更好地抵抗侵略、保存自己,也历来是各国军事防御的重要依托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有的人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国防工程建设可以缓一缓。在我看来,越是和平年代,越要重视国防工程建设。与撒手锏武器装备一样,坚不可摧的国防工程、完善发达的防护系统也是我们重要的军事威慑力量,可以给潜在的敌人以警告:一旦发动侵略,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

现阶段,我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不打第一枪,所以防护工程更加重要。我们的国防工程,尤其是地下防护工程,是国家积极防御战略的基石,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我们和平环境的重要保障。

记者: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防工程如何适应新的战场环境?

钱七虎: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整个人类战争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攻者利其器、守者坚其盾的发展过程。每当战场上出现一种新的进攻武器削弱防护工程的作用时,防护工程的形式、材料和配置也会得到新的发展。信息化战场上,随着卫星侦察监视技术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配备智能引信的钻地导弹命中率、钻地能力和破坏力也越来越强。这些都对防护工程提出了更大挑战。最近有国家测试高超音速导弹,突防能力强,号称任何反导系统都防不住它。当中途拦截的反导系统失效后,地面及地下防护工程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盾要随着矛的发展而发展。相应地,国防工程建设也要适应新的时代条件和变化的战场环境,不断升级发展。《孙子兵法》讲,“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信息化战争中,伪装和防护不是“无能为力”,而是要走伪装防护、土木工程防护与信息化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路子,既要重视地下防护工程的建设,也要探索自适应智能伪装技术、防精确打击干扰引偏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野战工事防护上的应用。在防护工程的设计上要有前瞻眼光,不仅要能防住当前的威胁,还要能防未来可能的敌战略武器打击,什么钻地弹来了都不怕。

同时,对战略指挥工程、军政领导机关、直接支撑战争的军事工业、交通通信枢纽等重要目标也要注重综合防护。近几场局部战争实践表明,围绕重要目标的攻防交锋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可以说,重要目标是国家赢得战争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战时防护的重点,这些目标战时遭受敌精确打击的可能性大,且一旦被破坏,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也可以说,加强重要目标防护问题研究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