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七虎教授:国防工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云利孝 朱桁冈 宫玉聪 责任编辑:丁杨 2019-01-30 04:07:06

空军某工程总队官兵承建的四川九寨-黄龙机场。刘应华摄(新华社资料图片)

统筹开发,将国防需求融入城市建设

记者:作为我国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专家,您曾主持和参加了中国多条地铁工程、城市水下隧道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的设计方案审查工作,请您谈谈当前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情况。

钱七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大有可为。人类19世纪在地面上修了很多桥,20世纪修了很多高层建筑,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当紧缺,耕地红线面临被突破的风险,因此未来城市的发展一定要向地下要空间,给城市“减肥”,构建一个新型多元的城市空间。

目前,大部分城市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基本现状掌握不足,出现“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的现象。不少城市拥有诸多地下商场、地下仓库、地下变电站等,但由于前期缺乏统一规划,这些地下空间各自为政,难以形成互联互通的统一格局。

充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需要科学系统地制定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有限的宝贵资源,规划失误和反复折腾必然造成极大浪费。具体来讲,涉及地下的各项规划要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尽力促进“多规合一”,近期建设与中远期发展也应相互衔接,形成逐步推进的格局。

记者:如何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兼顾国防需求?

钱七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人防工程建设。在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与进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中兼顾人防要求,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人防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靠临战突击来不及,必须结合国家基础建设和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先期积极协调、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平战结合、军民兼容,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人防工程的合理布局。

以我此前推动并在全国各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落实的“地铁兼顾人防要求”为例,如果在地铁建设伊始,就考虑到人防需求,只需增加工程造价的1%,就可以达到有效防护,既简便有效,又非常省钱。如果投资几十亿元的地铁因为没有防护设施而不能发挥战时抗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作用,该是多么令人痛心。

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兼顾国防需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发改委、国土、规划、建设、市政、交通、人防等多个管理部门,这既需要建立相应的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更要建立健全相关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军事战略实际的法律法规,统筹制定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军用标准。

为国铸盾,努力走在科技强军前沿

记者:作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您认为当下国防工程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面临哪些挑战?

钱七虎:我从事国防工程研究几十年,平时要跟各种各样的岩石打交道。不同地方的岩石,名称可能是一样的,但是构造可能不一样。所以进行国防工程研究和设计时一定要从源头上求真求实,岩土等试样一定要取自工程现场,不能想当然地把这个工程的试样用于另外一个工程。有些科研设计出了问题,就是因为这些功夫没下到,用了不正确的材料和数据,得出的结论当然就不可能正确。当前有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存在浮躁情绪,应该值得注意。只有坚持学习,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才能厚积薄发。搞科研也是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最忌“急功近利”“短平快”,而应该潜下心来,多下功夫研究和积累。

另外,我们从事国防科研既要着眼军队的需求和发展,也应该站在国家的全局进行前瞻思考,哪些事情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们的兴趣和爱好就要向哪些事情聚焦。科学家要有胸怀、有担当,国家的需要在哪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点就要瞄向哪里。

人要前进,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当年,我们在受领设计某飞机洞库防护门任务时,由于没有现成的技术资料,就自己整理出十多万字的资料,自己编程序,自己不断革新设计。两年后,我国当时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通过成果鉴定。

作为一名军队科技工作者,科技强军、为国铸盾,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在刚刚结束的退休谈话中,我说到,我思想不退休,工作不退休,力所能及发挥自己的力量,还要继续为国防事业作贡献。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我们,走在科技强国强军前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