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今朝风流,伟大时代绽放绚丽青春风采
强军目标领航程,青春之火别样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关注青年官兵的成长成才,一次次把期许的目光投向朝气蓬勃的青春方阵,一次次走进龙腾虎跃的基层连队,为“猎鹰突击队”授旗,给边防某团一连官兵、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王杰班”全体战士等回信,号召广大青年官兵建功强军伟大实践。
在统帅的关怀激励下,座座军营涌动着献身强军的滚滚热流,强军画卷壮丽铺展……
——理论之花结出忠诚硕果
真理的甘露,滋养青春心田。理论的灌注,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不变军魂。
全军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广大官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强军之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英模连队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陆军某部“大功三连”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深植忠诚基因,自觉学理论、悟要义、照着做,淬炼忠诚和信仰。
“大功三连”这扇窗口,映照出全军学强军思想、育“四有”新人、建“四铁”连队的生动图景,传递着新时代青年官兵忠诚信仰的火种。
危急时刻检验了理论浇铸的忠诚。
海军372潜艇临时受命、紧急出航,其间遭遇“断崖”“掉深”重大险情,全艇官兵果断处置、化险为夷,并克服重重困难,坚决圆满完成任务。
——聚力打赢磨砺胜战刀锋
“当兵习武,才是硬核青春”。练兵备战成为青春搏击的主战场,精武强能成为响彻军营的最强音。铁流滚滚,合成精兵千里奔袭;战机呼啸,天之骄子鹰击长空;乘风破浪,海上蛟龙雷霆出击;剑指苍穹,大国长剑携雷裹电准确命中……
一批批练兵备战的青年典型不断涌现,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备战标兵,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海军杰出青年、空军“金头盔”、火箭军砺剑尖兵、战略支援尖兵、武警部队忠诚卫士,王锐、袁伟、蒋佳冀、罗寅生、周湘虎、吴勇、王占军……这些战士们心目中的偶像,所到之处每每兴起“追星潮”。
年轻的勇士,用生命担当使命。
“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被誉为刀尖舞者、“飞鲨”英雄,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献身航母舰载机事业终生不悔的人生追求,以非凡的豪气胆识彰显了革命军人的精气神。他那血染的风采永远激励后人前行。
扫雷英雄杜富国,3年进出雷场1000余次,排除爆炸物2000余枚。危险关头冲锋在前、叫响“让我来”,不幸被炸成血人、失去双眼双手,以热血之躯立起了新时代英雄战士的形象。
——变革大潮勇当时代先锋
改革鼓点激荡人心,年轻官兵坚定地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在改革的浪潮中昂扬奋进……
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出发,这是青年官兵心底涌起的本色担当。移防部署,三天之内开拔;调整分流,接到命令当天即去报到,从关中平原到西北大漠,从天府之国到雪域高原,从江南水乡到岭南山区……多少热血青年离开繁华都市来到边陲小城,告别父母妻儿走向陌生远方。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一场“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广泛开展,广大青年官兵踊跃参与其中,积极适应新岗位,跑步进入新战位,敢试敢闯、奋勇争先,加快能力素质升级,在创新变革中勇立潮头。
科研战线舞长缨,国防高地竞风流。
纳星创新团队的青年群体平均年龄只有26岁,嫦娥四号发射团队成员年龄大都在30岁上下……像这样的年轻团队还可以列出一串串。
这几年,一批年轻技术骨干领衔担纲,一批创新团队快速崛起,一批大国重器研制捷报频传……
青年官兵的朝气锐气,就是科技兴军的底气硬气。
——走向世界展现中国担当
伴随着军事力量走出去的铿锵步伐,越来越多中国士兵的年轻身影,出现在国际维和的硝烟里,出现在中外联演的沙场里,出现在海外护航撤侨的舰机里,出现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帐营里,出现在华人华侨自豪的眼神里……
西非大规模埃博拉出血热疫区,560多名中国官兵先后组成6支检测和医疗队,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冲锋在前抗击疫情,用无畏的青春与病毒较量、与死神对垒。
战乱频仍的异国他乡,维和士兵们在炮火硝烟里守护和平。申亮亮、李磊、杨树朋……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守得一方安宁,传播中国蓝盔的世界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