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要牵住系统思维这个“牛鼻子”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胡金锁 张胜满 杨裕强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20-04-07 09:23:03

明晰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重点攻关方向

推动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应明确重点主攻方向,以“发展路线图”的工程方法,抓好军事理论、组织形态、高素质新型人才、战训保障设施和前沿技术体系建设中的重大工程项目。

加强军事理论研究,科学研判世界军事和科技发展趋势,创新设计未来战争。深研制胜机理,重点把握广域聚能与精准释能、非对称和非线性、体系支撑和精兵作战的关系;创新作战概念,结合作战使命任务变化,更新作战样式和作战方法,充分释放新型作战力量所蕴藏的巨大战斗力。

调整作战编成结构,优化系统功能,实现人和装备的最佳结合。合理确定新型作战力量总体规模,进一步减少编制层级,按照小型化、扁平化要求,建设精干、高效的新型作战力量领导指挥体制;根据装备发展变化和未来作战任务,按照模块化要求灵活部队编组,提高作战力量合成化程度;推动智能化要素融入,加强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力量建设。

大力培育新型人才,坚持以新时代标准牵引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专业化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队伍,重点加强紧缺人才和关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三位一体”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院校、试验训练基地和部队联教联训机制;改革完善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管理制度,保留和用好各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进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加强网络与通信、探测与识别、高能毁伤和信息处理等通用技术研究;加强先进材料、先进制造工艺、核心元器件、先进设计等基础技术研究;加强人工智能、新能源、仿生、定向能等前沿技术研究。

搞好作战训练保障,加强新型作战力量战备训练保障设施建设。合理设置训练场地和战场设施,配套研发新型作战力量部队训练模拟器材和远程联网训练系统,提高训练效率和实战化模拟程度;编制下发配套的优秀教程教材和新型武器装备操作使用规程,促使部队尽快熟练掌握装备使用维护;建立完善训练场地设备维护使用机制,畅通场地维护经费渠道,确保训练保障设施管用好用。

新型作战力量涉及众多新型部队综合建设和多领域前沿科技,建设过程中既要解决实战实训经验少、作战理论缺少验证、配套保障不齐全等诸多内部矛盾,还要解决与原有作战体系和体制编制的兼容问题,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用系统思维统领全局,立足当下、面向未来、顶层设计、分步推进,才能统筹解决各种问题矛盾,确保建设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