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斗争的制胜密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景史诗》之二——
人民伟力: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势
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中心
编者按:
2020年,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局之年,注定不平凡。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在中国肆虐,在全球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疫如同战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指挥下,一场全民抗疫的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
这是一次特殊的战争。不见战火硝烟,却有生死冲锋;没有前方后方,却又全民皆兵。这是一次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时间之紧、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任务之艰巨,超乎寻常。但是,战场的生死考验,要求中国必须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场疫情防控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场伟大斗争。这场斗争深刻关联中华民族命运前途,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大势,深刻改变世界历史走向,其彪炳史册的重大意义将在历史长河中持续显现。“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随着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中国抗疫斗争全面胜利的希望是已经看得见“桅杆的尖头”。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制胜的密码在哪里?世界上和国内许多人都在深入探究。回望、反思这段波澜壮阔、壮怀激烈的伟大实践,历史已将答案浓缩于这场不平凡的伟大斗争,这也是抗疫斗争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6月22日起,中国军网连续6天推出系列报道《中国抗疫斗争的制胜密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景史诗》。今天推出第二篇——
人民伟力: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势
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是真正的英雄。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为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点赞。(图:新华社)
以人民群众为胜利之本,这次抗疫斗争归根结底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人民表现出高度政治觉悟,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抗疫斗争之中,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体力量。中国抗疫的胜利,实质是人民的胜利。
一、相信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在抗疫实践中充分彰显。习总书记始终坚持以民心为大、民生为重、民苦为忧。关于抗疫的目标指导,明确指出:“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关于抗疫的策略战术,突出强调:“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关于抗疫的重心转换,强调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习近平在东湖新城社区生活物资集中配送点,详细询问社区群众生活物资采购和供应情况。(图:新华社)
以民为本、人民是英雄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抗疫实践中充分彰显。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远远超出医疗救治的专业范畴,是一场没有旁观者、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那些“逆行”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奔波巡查的基层干部,穿梭于城市街头的快递人员,夜以继日昼夜鏖战赶工制造防护用具和建设临时医院的工人等等,都是战胜疫情的主体力量、真正的英雄。可以说,没有群众的参与,就难以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没有群众的配合,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没有群众的支持,就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前线。3月10日,习总书记专门到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面对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习总书记称赞:“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二、动员人民——走群众路线、用人民力量,激发大众智慧
全国动员,全民参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凝聚力量。中央要求不遗余力抢救生命,体现了民心所向和正义所指,得到了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全力支持。在这场人民战争中,人民群众自觉听从疫情防控安排,行动起来、组织起来,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共同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基层干部、公安民警、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居委会大妈、快递小哥、保安大叔、退休老人等所有人,不当旁观者、没有局外人,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紧紧围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从中央到地方、从全国到湖北、从城市到乡村,疫情防控下沉到基层、落实到网格、落细到人人,14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最大限度遏制疫情扩散的铜墙铁壁。

武汉,下沉花桥社区的干部在搬运居民订购的草莓。(图:新华社)
群策群力,握指成拳。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智慧,义无反顾投入抗疫。通过天罗地网式的走访、排查、监督,实现了街道、社区、单位、学校等基础单位的疫情监控全覆盖,建立了最广泛的全民动员机制、协作联动机制。科研人员、媒体记者、广大志愿者等各行各业都紧张行动起来,日夜奋战在抗疫战场。群众出智慧,民间有高手:“无人机送药品”“VR游天下”等每一个抗疫小发明小办法,都体现出人民群众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海内外同胞奔走筹资、捐款捐物,每个故事、每个瞬间都令人感动。你与我、心与心、家与国,交相感应。“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这些朴实的口号,生动诠释了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民心力量。
自觉自律,移风易俗。面对疫情肆虐,封闭城市、限制交通、关闭景区、隔离人员、减少流动、取消节日期间的人群集聚活动,绝大多数群众积极主动配合。春节本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人们分享一年收获、与亲戚朋友欢聚的日子,但是为了防控疫情,不再走亲访友、聚会办宴。同样,为了避免疫情扩散传播,许多群众改变计划安排,放弃出门旅游,不再自驾出行,大人小孩都宅在家中,不给抗疫和社会“添堵”。有的居家练厨艺、网上晒美食,有的视频连线搞教学、利用“最长寒假”补功课,有的发微信表情鼓励自己、告诉世界……坚强、理性、乐观的中国人向世界传递抗疫的力量、信心、生动图景。
三、为了人民——全力保障人民健康福祉
应收尽收,不漏一人。为了最大限度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想尽办法。中央指导组和湖北省市组成联合工作专班,争分夺秒地扩容床位,中央预算内投资连续多批次拨款予以补助。中央还指导武汉加紧实施“两增一改造”,即增加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将具备条件隔离点改造为隔离治疗点,这样使定点医院和方舱病床的规模均达到3万张以上,隔离治疗点病床规模达1万张以上,具有医治能力的病床总计7万张左右。随着武汉实现隔离点确诊和疑似人员清零、“四类人员”筛查分类清零,一系列积极向好变化,带来抗击疫情决战决胜的希望曙光。

2月17日拍摄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图:新华社)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直接体现。广大医护人员竭尽所能挽救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展现出医者仁心的崇高境界。在武汉,国家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病房,采取“以院包科”“以省包科”等模式,将重症收治床位扩展到9000张。组建院士巡诊团队,成立联合专家组,多次修订优化救治方案,落实专家会诊、死亡病例讨论、重症巡诊等制度,组织插管小分队,推广中医药临床使用……与病魔争夺生命,定点医院重症患者转归治愈的占比达到64%。16家方舱医院做到“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舱。
出台非常之举,保障民生需求。抗疫期间,中央和各省区市及时推出保防控、惠民生重大举措。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疑似感染者医疗费用由政府买单,免去了群众后顾之忧。各部门积极建立各种政策“绿色通道”,支持防控急需医疗物资生产企业迅速复工达产,保障重点地区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多措并举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如对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增发生活补助,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确诊感染的给予临时救助,对外来人员或者提供临时食宿等实物救助、或者给予现金帮助解决基本生活困难,对一些老年人、残疾人、儿童提供照料服务。

来源:中国军网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惊心动魄的抗疫实践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紧紧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最根本保证。只要有英雄的人民,国家发展就有力量源泉,民族复兴就有根本依托。昨天,中华民族能战胜一切磨难书写辉煌历史;今天,中华民族一定能战胜疫情走向美好未来。
(执笔:周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