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系列评论之四
这些冰雪少年成功的秘诀找到了
■中国军网记者 任旭 张晓君
北京冬奥会绝对是“流量担当”!开赛以来,冬奥相关话题一直火爆社交媒体,几位冰雪少年更是成为热门话题,赢得“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赞誉。通过他们,很多网友直呼“爱上了冬奥,爱上了冰雪运动”。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2月7日晚,中国选手李文龙在北京冬奥短道速滑男子一千米决赛中获得银牌。2001年出生的他,面孔看起来还有些稚嫩。场外解说员也感慨地说,看着年轻的李文龙,仿佛看到了8年前索契冬奥会赛场上的武大靖、4年前平昌冬奥会上的任子威!而他的家中,各种奖牌已经装了满满一脸盆。
这两天,中国代表团还有两位“00后”在冬奥赛场摘金夺银,创造历史。其中,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赛亚军苏翊鸣17岁,为中国单板滑雪创造了历史性突破;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得主谷爱凌18岁,已经创造了很多个“第一”。

这些冰雪运动少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难道真的因为他们是“别人家的孩子”吗?对此,谷爱凌早调皮地进行了否定,“如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那我是谁家的!”
如果网友一定要在这些冬奥冠亚军的身上找一些共同点,最突出的一点还是他们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以及因为热爱而坚持,而拼搏不息。
苏翊鸣在冬奥赛场“一鸣惊人”,厚积薄发始自十几年前,那时他才四岁,跟随身为单板滑雪爱好者的父母去雪场,这一练就爱上了这项运动。当然,枯燥的训练也在时刻考验着这个孩子的意志。8岁时苏翊鸣曾表示“不想把滑雪做成专业”,理由很孩子气:“如果当业余爱好,我每天都想玩儿,就很开心。”
然而,当苏翊鸣听到北京和张家口申办冬奥成功的消息后,这个十岁的少年当时想法儿就变了——他想在家门口儿代表国家出征!
14岁就成为职业滑雪运动员的苏翊鸣,在训练中用自己的刻苦征服了很多人,“一个新的难度动作,我每天练六个小时,一直重复练这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一个夏天才能去完成这个动作。”在苏翊鸣的字典里,掌握动作只有“勤练”。他说:“冰雪是勇敢者的运动,而自信是单板滑雪的决胜法则。相信自己,让我更强大。”
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任子威对祖国的表白更直接——“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我的父亲是军人。对我而言,赛场就是我们和平年代的战场,扛着‘枪’往前冲!”任子威说,“你不知道我有多爱国,我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

2月6日晚上在北京颁奖广场举行的颁奖仪式,吸引了很多人来观礼。当国歌响起的一刻,“我发现我自己已经唱不出来了,我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任子威还说,当他和队友结束颁奖回到车上的这一路,“和我一样大的志愿者们一直都在高歌《歌唱祖国》,那一刻我特别特别地感动,我觉得祖国有希望,因为有我们这群年轻人。”
能从热爱中领悟到责任,并为此付出更多汗水,孩子就逐渐长大了。
登顶的荣耀背后是努力坚持,并因为坚持而出色。
正如谷爱凌评价自己那样,“天才可能是一部分,但大多数是后天努力。”她想打破自己的界限,希望所有青少年们,尤其是女孩儿们,能够通过冰雪运动去了解自己,去打破限制,去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儿。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最后一轮比赛中,她选择了高难度的动作挑战自我,奋力一搏,最终完美完成了,这才是她内心的强大。这个爱冰雪运动,也爱学习和生活的女孩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有网友说:“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美好和无限可能。”
热爱一旦遇上责任,刻苦若能携手坚持,在这个美好的时代,还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