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
——空军第六届国际学员周模拟联合国会议活动侧记
■杨正中 解放军报记者 许怡真
11月4日,空军第6届国际学员周模拟联合国会议活动在空军工程大学举办。中外100多名军校学员被分成两组,分别围绕“促进数字时代的知识分享与技能发展”“借助金融手段援助气候脆弱型国家”两个主题依次站上讲台,阐述观点、展开辩论。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此背景下,本届国际学员周组织了模拟联合国会议活动,并聚焦气候问题、数字鸿沟等当下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让中外学员按照联合国的议事规则,通过演讲、辩论、磋商等形式,尝试为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空军是国际化军种,各国空军学员有必要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讨论全球性议题,扩展国际视野。”负责专业指导的教员陈彩霞介绍道。
对于不少中外学员来说,参与模拟联合国会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点在于准备时间短,部分学员未曾参加过此类活动,没有任何经验。活动举办前夜,国际学员营所在大楼的交流室灯火通明。坦桑尼亚学员西拉、越南学员阮洪全和中方学员刘仁杰就模拟联合国会议流程和发言内容进行热烈讨论,后又准备相关资料直至深夜。将在模拟会议中代表南非发言的刘仁杰特别感谢西拉:“来自非洲的他及时指出了我发言稿中一处不符合南非现状的内容。在讨论过程中,我们互相从对方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模拟联合国会议讲台上,“各国代表”围绕相关议题各抒己见。新加坡“代表”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弥补气候援助资金缺口;代表海地的中方学员为这个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发声;厄瓜多尔“代表”呼吁关注数字鸿沟背景下的教育平等问题;中国“代表”阐述如何综合施策以实际行动消弭数字鸿沟……会议持续了约3个小时,大家积极发言,不同观点的碰撞激烈而精彩。
阿塞拜疆学员迈赫迪曾在国内参加过模拟联合国会议活动,但这一次是与来自多国的学员交流辩论,他感到自己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眼界也有所拓宽。马来西亚学员乌斯拉则是第一次参加,她感受到了这项活动的魅力,并表示回国后要建议所在的军校也开展这类活动。
此次模拟联合国会议活动为中外学员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他们的观点或许不够成熟,但不同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足以点燃未来的希望。“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正如空军工程大学学术报告厅内标语所写的,中外学员们在相互交流中收获友谊、共同成长。他们将为世界带来青春的力量,共同创造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
(解放军报西安11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