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走向深蓝中闪光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掀起记忆的照片。
还记得2015年,临沂舰从也门撤侨,那一张刷屏朋友圈的照片吗?一位微笑的女兵牵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手,大手拉小手,走在战火硝烟的亚丁港,小女孩脸上的表情轻松得像是去参加春游。
女兵的名字叫郭燕。尽管时间模糊了大多记忆,但郭燕还清晰记得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当郭燕去牵她的手时,女孩表现地落落大方,很自然的把手伸过来,好像以前就认识一样,没有一丝迟疑。政委高景新曾送了玩具和糖果给她,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她给大家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说:“长大以后,我也要当海军。”

女兵郭燕牵手小女孩登舰照片风靡网络
“牵手照”在网上传播后,引发诸多网友关注、转载、评论,战友们经常用“网红”来打趣郭燕。谈到这儿,郭燕略显腼腆,脸颊出现了淡淡的红晕,她告诉记者,自己其实就是做了中国军人应该做的事情。“这个照片上的人虽然是我,但又不是我,因为她代表的是我们中国海军。”郭燕说,“其实,如果把照片上的我换成任何一名我的战友,他们都会做的很好。”
看着照片,郭燕回忆起自己的家人,想起了受她影响也当了兵的弟弟。“护航回来之后,我妈和弟弟来接我,洗了一个大照片,那天下着小雨,我心疼坏了。”
也就是在那之后,郭燕的弟弟下定决心也要当一名海军。“当时他在码头举着那张照片,有记者采访他,他说,他也想来当海军,之后就来了。”由于各自岗位不同,她与弟弟的联系少了,但弟弟能够同样成为一名海军,在郭燕心里,他们的距离其实更近了。
电影《红海行动》上映后,郭燕特地带着家人到影院观看,“我妈从开头哭到结尾,其实我也想哭,我感觉这都是自己真实经历过的,他们都是我的战友,我跟我妈说别哭,她说她忍不住,她说一看到他们就想到我和我弟弟。”谈到这,郭燕有一丝哽咽,因为她知道,尽管妈妈平常经常开自己玩笑,但内心还是担忧着自己和弟弟。
“我第一次登上临沂是在2013年的7月1日,那一天是我第一次来到舰艇上,当时我只是暂住在临沂舰,领导问我想不想留在这里,我说想,然后我就留在这里了。”郭燕服役的第一艘舰艇就是临沂舰,至今已五年,谈及她第一次登上舰艇的经历,郭燕止不住的流露出一丝兴奋,“第一次出海没有晕船,当时海况比较好,就出去一两天吧,稍微有点晃,感觉像摇篮一样,晃着睡觉还挺舒服。第二次出海就不行了,海况特别差。过风口的时候,在床上晃得起不来,当时就就想跳海。”

女兵郭燕接受记者采访
都说当兵不易,常年在舰艇上工作、生活的女兵更不容易。郭燕一年有将近300天漂泊在海上,有时在外海,甚至无法与家人联系,每当无法忍耐长期漂泊的寂寞,她就到甲板唱歌,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排忧解压。“女兵不容易,但作为一名海军,能够上舰执行任务,特别是走出国门到亚丁湾护航、执行也门撤侨任务,感觉十分的光荣。”
“我在临沂舰这五年,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五年来,郭燕与临沂舰一起并肩作战,完成了许多重大任务,在郭燕的眼中,临沂舰既是一个战士、是她的战友,更是她的英雄。“因为是它带着我们走向远海、走向深蓝,向国际展示了中国海军文明威武的良好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的责任与担当。”
同样将青春献给了舰艇的是动力技师孟凡雨。孟凡雨是兵龄十九年的老兵,曾经带出不少优秀的技术士官。
作为一个机电长,孟凡雨长期待在舰艇最底层的动力舱室。舱内闷热潮湿,柴油味重,舰艇启动时机械转动的噪声高达百分贝。特别是在亚丁湾护航时期,常年的“高温、高热、高湿”以及高盐的影响,带来不小的挑战。
孟凡雨看到了90后新兵的不适应,“机电的检修和汽车的检修时一样的,经常一身油、一身水,加上底舱温度高,油汽味和噪音加剧晕船的感觉。”但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新兵们奇迹般的克服了身体上的不适,精神奕奕的完成了任务,令孟凡雨刮目相看。“也门撤侨的时候是十来个小时的高强度、高速行驶,他们表现的非常优秀,那时候似乎都不晕船了,让我很感动。”
经历也门撤侨的洗礼,临沂舰成为明星舰艇。“也门撤侨任务之后,我们受到了很高的褒奖,2016年的时候,海军授予我们集体一等功。无论是从一个舰艇的成长史来看,还是舰艇执行大项任务的情况来看,很少有舰艇能够受到这样的褒奖。”在临沂舰现任政委赵井冬看来,这份荣光是对临沂舰全体官兵肩负使命、完成任务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他们继往开来,再攀新高的期望鞭策。

临沂舰政委赵井冬接受海峡之声记者采访

临沂舰在2016年荣获集体一等功
在临沂舰上,有着满满一墙的纪念牌,纪录下临沂舰作为“流动的国土”与世界各国人员交流的缩影。
“这面墙上的都是在第十九批护航之后出访一些国家相互赠送的纪念品,有演习的,临时停靠的,技术停靠的,这是一种海军特色的交往方式。下面这两个是与俄罗斯进行军事交流的时候,俄罗斯黑海舰队敏捷号护卫舰赠送的舰徽,这个是2015年我们与俄罗斯开展中俄海上联合2015-2演习的时候相互交流赠送的……”

临沂舰上的纪念牌
看着满墙的纪念牌,现任舰长张广耀告诉记者,在走向深蓝的过程中,临沂舰也在不断学习成长,飞速进步:
“现在,我们舰艇的综合作战能力,装备的可靠性,作战部署的优化突飞猛进。我们这个舰艇五年的时间,已经15万海里的航程了,以前的老舰全寿命30年也就17万。我们现在这五年,除了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没去过之外,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去过了,出访的国家已经快接近20个了。以前的出访,一年整个海军可能才一两个人。”

舰长张广耀给记者介绍也门撤侨的事迹
用张广耀的话说,现在走出国门的节奏,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随着出访的次数和经历越来越多,他在收获了友谊的同时,也拾起了自信,“我们在军事外交上比较自信了,去走访意大利、克罗地亚、土耳其等国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们是在羡慕我们。”
张广耀见证了中国海军发展最快的五年,在他看来,临沂舰的经历并不是“唯一”,“随着中国海军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使命任务不断拓展,类似于也门撤侨这样的任务,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艘中国海军的舰艇上。关于也门撤侨,临沂舰只不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结束了对临沂舰的采访,已经是夜晚。忽然,军港远处响起悠扬的军乐声,夜色中,临沂舰威武雄壮的身姿更加挺拔,军港之夜的美丽故事悄然开启——
(卢瑨文 杨涛 特约记者 盖晓宁 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