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24小时 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守护“平安中国”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佟欣雨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2-05-12 09:08:44

危急时刻守护“平安中国”

——我国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解放军报记者 佟欣雨

在安徽省全椒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向小朋友们展示消防救援无人机。新华社发

5月12日,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14年前的这一天,祖国西南的一场地动震痛了国人的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作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引导全社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共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形势依然严峻。切实减轻灾害风险,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关系经济社会稳定。

14年间,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实现重大转变,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防灾减灾的安全之盾愈发坚实。

从分散到集中

“1+1>2”的体制改革

365天。24小时。

在应急管理部指挥大厅,全年全天都有工作人员值守,彻夜灯火通明。

一旦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发生,他们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负责运转、协调、救灾、监测、宣传等任务的各个小组人员迅速赶到指挥大厅,远程连线现场,部署救灾救助工作。这样的场景,对于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来说,已成为常态。

应急值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成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的缩影。

时间回到2018年。这一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应急管理部,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能,包括5个国家议事协调机构,涉及2支部队转制。

“把分散于各有关部门的应急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我国应急管理战线几代人的梦想。”应急管理部挂牌运行之初,党委书记黄明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组建应急管理部不是哪一个单位改名字,而是一次全新的再造重建。”

以机构改革为牵引,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步履不停。经过4年努力,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其中,如同应急管理“大脑”的应急指挥体系,排在第一位。

去年7月,中原大地一场特大暴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们为此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在反思与总结经验教训。国务院调查组相关负责人就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工作答记者问时,特别指出“贯彻中央关于应急管理体制改革部署不坚决不到位”的问题教训。

“郑州市设置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城市防汛指挥部、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等4个指挥机构,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又设了防办、河湖水利防办、城防办、黄河防办4个办公室,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工作重合,大家都管都没有管到位,不符合‘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机构改革要求……”基于此,调查组提出加快形成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开展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及运行情况评估等改进措施建议。

警钟长鸣。日前发布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将构建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作为首要任务,要求在建立国家应急指挥总部指挥机制的基础上,省、市、县建设本级应急指挥部,健全中央与地方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各级各类灾害事故响应程序。

部署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进各地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调整至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山岳、水域、地质灾害、危险化学品处置、空勤等一批专业救援队伍……“1+1>2”的改革效能不断释放。

兼顾常备与专业

使命必达的“逆行者”

在云南,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开展为期4天的地震救援实战能力测评;在湖北武汉,长江卫士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参加武汉市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来自重庆的蓝天救援队承担消杀任务……一支支应急救援队伍,共同组成我国应急救援的强大力量。

“专常兼备”是此次改革中对应急管理职能的定位,也是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出的一项重点要求,即应急救援队伍既需要应对日常灾难的常备力量,也需要能够处理多耦合因素灾害的专业力量。

目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要由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组成,已布点组建水域、山岳、地震、空勤、抗洪、化工等专业队3000余支。同时,积极推动建设应急救援专业力量,建成地震、矿山、危险化学品、隧道施工、工程抢险、航空救援等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近100支。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初步构建。

救援力量的加强不仅仅是人数的增加,还有不断更新换代的装备机械。

曾经在屏幕中、展会上见到的外骨骼机器人,已经被消防员穿在身上。2021年3月,在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举行的跨区域地震救援演练上,一款无动力机械外骨骼装备首次亮相,吸引了不少救援人员的关注。“穿戴无动力机械外骨骼后,能够使队员肩部承受压力平均降低40%,可减轻长时间负重造成的损伤。”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穿戴后不影响运动,下蹲起立、爬坡及上楼梯时,外骨骼能够给腿部提供一定的助力作用;下坡时有缓冲作用,可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损伤。

浮空通信中继平台、灭火救援无人机、无人物资伴随保障车、电磁灭火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国家投入力度的加大,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装备。在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上,森林消防局副局长闫鹏介绍,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在提升指挥控制能力、强化机动能力、提高处置能力、完善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充分挖掘航空灭火潜力,我们研发配备空地协同灭火系列装备,并参与国内航空企业灭火救援大飞机的研究论证。相信这些装备列装后将在灭火救援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变被动为主动

与灾害赛跑的“智慧大脑”

“预计23秒后地震横波将到达曲靖市。本地区将震感轻微,请合理避险……”2021年5月,云南省漾濞县和青海省玛多县相继发生地震,两地相隔仅几个小时。当地群众通过电视、手机等提前数十秒收到地震预警,大家纷纷为这项跑赢地震波的“救命黑科技”点赞。

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提前十几秒到几十秒进行预警。数据显示,提前3秒预警可降低伤亡率14%,提前10秒可降低39%,而提前20秒预警甚至可以将伤亡率降低63%。

近年来,随着新兴通信技术与地震观测技术加速融合创新,地震预警系统得到升级,预警提前秒数不断上升。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环境多变,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少专家认为,灾害预警能力现代化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应急能力现代化的必要组成部分。

除灾后应急救援外,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有助于更好地变被动为主动,提前采取相应行动,将灾害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在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双古镇,连日大雨导致当地发生山体崩塌和地质滑坡。自贡市高新区一家企业研发的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提前发出预警,帮助46户180名群众成功避险,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根白色长杆上挂着两个大喇叭,看起来丝毫不起眼的装置背后连接着一台精密的设备,能够针对雨量、裂缝、崩塌等自然灾害的数据进行前置处理。不论是否连接网络,该装置监测到危险都能即时报警。2021年,这套装置成功预警10余起自然灾害事故。

大数据、信息化为灾害事故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国家风险监测感知与预警平台,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同时,完善应急卫星观测星座,开发应急减灾卫星综合应用系统和自主运行管理平台。

从被动“救灾”到智慧“防灾”,信息技术赋能、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助力防灾减灾系统更智慧、更聪明、更安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