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队官兵利用废旧板房和钢材自行设计并制作“高架观察哨楼”。陈鹤 摄
为了提高哨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利于作战和紧急疏散,在哨位建设之初,分队官兵便从满足观察报告、信息通联、全维防护等现实需求着手,反复实地调研讨论,利用废旧板房和钢材,自行设计并制作了“高架观察哨楼”。
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警卫分队先后与民事工程处协调了哨位建设所需的200个防爆网箱和3000个沙袋,官兵们在平均气温40多度的天气里,每天顶着烈日工作近10个小时,在工兵分队的大力协助下,北门主哨位主体工程建设,比联马团规定的期限提前了近半个月。

吊装防弹钢板。陈鹤 摄
在交接现场记者看到,刚刚完工的崭新哨楼与不远处的老旧观察哨形成鲜明对比,相比之前,改建后的哨楼防护性更好,观察视野也更加开阔,三层集装箱板房叠加设计,哨楼四周及顶部加装防护层,集装箱顶部还装填了300个沙袋,用以防止曲射火器的直接打击,下层集装箱则作为防空掩体,便于哨兵紧急避险。新的哨楼在增强整体安防能力、增加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开阔了哨兵的执勤视野,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哨兵的人身安全。
北门哨位距离中国警卫分队主营区直线距离超过1500米,一旦遭受袭击,无法第一时间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警卫分队长与联马团东战区工程处处长共同在北门附近勘察选址,用于建设临时休息区,将支援力量配属到一线。获得批复后,警卫分队官兵在工兵分队的支援下迅速开展临时休息区建设,截止目前,能够满足25人同时居住使用的临时休息区已全部建设完成。

架设线缆。陈鹤 摄
4月7日下午5时,联马团东战区民事安全部门负责人里昂前来组织中国警卫分队与孟加拉战斗步兵营进行哨位交接,走下车,他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惊讶,并称赞地说道:“没想到中国警卫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高标准的工程建设,这样的工作标准和建设速度,不得不令人钦佩!”刚刚与中国分队官兵进行交接的孟加拉哨兵,曾在战位上见证了什么是“中国标准”“中国速度”,在和警卫分队官兵的交往中,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也想在这样的哨楼里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