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歌声又响起了。
每到黄昏日落时,这歌声就会从不远处传来,传遍营区的每一个角落,传到官兵的心田。似是一种家的感觉,温暖又充满力量。
是的,这正是我维和官兵所守护的“家”——这里是南苏丹,这里是难民营。
站在哨楼向不远处眺望,两个大的难民聚集地无灯无火,很快要被这即将到来的墨夜所吞噬。而歌声的来源,就是这难民营里的小朋友们。
生活在这个时刻被政权争端、部落冲突、饥饿疾病侵蚀着的国家,他们像是“被上帝遗忘的天使”,承载着世间的苦痛,吟着歌,艰难前行。
越是黑暗的地方,光明就愈显珍贵。

当地儿童很小就开始承担家务。贾方文 摄
在瓦乌街头,随处可见乞讨的儿童,不断向路人求助“food,food......”,赤着脚,满是划伤的痕迹。
曾在这里执行过一年维和任务的工兵于少东至今也无法忘怀——那天是联合国活动日,我遇到一个小男孩,他站在我面前,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巴又眨巴,一会丧气地低头看向地面,一会又抬头望向我......我递给他一包饼干,他笑了。小心翼翼地,他撕开一个小口,只是吃了一点点,然后笑着说要“give my brother”,可没过两分钟,他就被一群小孩给围起来了。饼干,被抢走了。
未曾吃饱穿暖,也不知何以为家。小小年纪的他们要学会在夹缝中寻找生存之道——每当垃圾运送至垃圾场后,他们就开始了争夺食物的战斗,和飞禽,和同伴。
他们大多是上不起学的,男娃放牛、放羊,女娃洗衣服、练习用脑袋顶包裹,没有走出去过,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身边的伙伴也大都如此,如果有幸能顺利活下去,这一切便是童年。
即便如此,他们也像这片红土地上的沙漠玫瑰,一滴水就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