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图强 制胜未来——军队代表委员畅谈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钱晓虎 王旭 谭琳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4-03-05 08:11:45

开新图强 制胜未来

——军队代表委员畅谈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王旭  谭琳

改革推动强军,强军支撑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立起了改革奋进的路标,引领强军兴军驶入快车道。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强军兴军动力在改革,出路在改革,前途也在改革。”参加全国两会的军队代表委员一致表示,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大动力。

重塑再造  焕然一新

大漠戈壁,陆军某旅参加多军兵种联合演习,提升体系作战能力;东海上空,歼-20战机编队前出,淬“剑”蓝天;西太平洋,新型战舰编队劈波斩浪,锤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春天里,透过训练场上风云激荡的画面,可以真切感受到改革强军给人民军队带来的深刻变化。

“陆军机动作战、立体攻防能力显著增强,海军加快推进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空军加速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转型,火箭军不断强化核常兼备、全域慑战能力……”吕运成代表告诉记者,“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空中突击、远海防卫、战略投送、精确打击等新型作战力量活跃演兵场,不同战略方向力量配置更加完善、规模更加精干、结构更加优化、编成更加科学,全军备战打仗观念进一步强化。”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谈起改革重塑带来的变化,来自基层一线部队的吴仲戈委员深有感触地说:“全军上下广泛开展联合议战议训,多个军兵种单位联演联训成为常态,在联合演训场上,侦察不再‘各自为战’,指挥不再‘各唱各调’,火力不再‘各打各的’,一个个‘联合铁拳’淬火而生。”

“这几年,军人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保障持续向好,军人荣誉制度体系、退役军人保障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完善……”来自军队医疗战线的魏玉英代表告诉记者,“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成熟一项推进一项,一大批配套政策制度和重大改革举措密集出台,为激发部队活力提供了保证。”

大潮奔涌,奋楫者进。军队代表委员在讨论交流中纷纷表示,经过改革重塑,人民军队正以昂扬姿态向着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加速迈进。

改革释能  强军可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宏阔壮丽的改革画卷,瞩望风起云涌的未来战场,军队代表委员豪情满怀:“精准对接实战需求,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各项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得强军效能得到充分释放,为推进我军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注入强劲活力。”

“改革后,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格局有效运转,部队指挥更加顺畅、出动更加迅捷。”李鹏程代表这样说道。

“人民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韩珺礼委员告诉记者,“部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战斗力建设持续‘换挡加速’,打赢能力不断提高,这正是改革效能释放带来的可喜变化。”

“改革让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不断优化,让战斗力源泉不断涌流、战斗力水平不断提高,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提供有力保证。”陈学斌代表说,“随着强军事业加快推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的需求更加迫切。我们必须以驰而不息的精神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从编制体制的调整到战法训法的创新,从打破传统作战理念到军种兵种深度融合,改革的浪潮推动我所在部队换羽新飞进入‘合成时代’。”身处练兵备战一线的刘威代表真切感受到人民军队转型重塑的时代脉动,对未来信心十足。

改革必成,强军可期。军队代表委员坚定表示,牢固树立与改革强军相适应的思维理念,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以科学谋划、实际行动确保改革强军战略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慎终如始  永不止步

改革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很多代表委员谈到,我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一整套建军原则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精兵简政,解放战争时期组建五大野战军,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我们这支军队边战边改、边建边改、愈改愈强。

“强军兴军动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王立岩代表结合工作谈到,联勤保障部队在改革中应运而生,也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加快发展。破解联勤力量建设、布局布势、运行管理等建设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主要办法还是靠改革。要围绕加快提升一体化联合保障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和军队资产管理体系,加速推进联勤保障力量手段、模式机制改革创新,抓好后续改革筹划论证和落地实施,持续释放联勤体制效能。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李汉军代表告诉记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紧跟世界军事和战争发展趋势,紧贴我军现代化发展进程,把握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聚焦备战打仗,勇于开拓创新,奋力开创改革强军新局面,不断夺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新胜利。”

军队建设日新月异,强军事业任重道远。“一路走来,人民军队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一线指挥员,我们坚决拥护改革强军战略部署,紧盯科技之变、大抓科技练兵,持续深化新技术在部队训练中的转化运用,科技赋能推动军事训练转型向纵深发展。”王文华代表告诉记者。

“现在,距离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仅剩3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决不能有丝毫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必须保持拼的意识、强的步伐、战的姿态,以昂扬斗志投身改革强军。”谈起改革精神,来自科研战线的邱志明委员语气坚定。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在脚下。军队代表委员一致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要以敢为人先的志气、革弊鼎新的锐气,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始终坚持改革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把新时代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解放军报北京3月4日电)

改革永远在路上

■钱晓虎

一项项改革举措压茬推进,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以来,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事政策制度实现了重塑重构。

改革无止境,永远在路上。解决矛盾问题、跨越艰难险阻,出路在改革,希望在改革。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前进路上依然面临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越是任务重、困难大,越要知难而上、迎难而上,有定力、有担当、有韧劲,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稳。

改革无止境,扬帆再出发。面对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军战略能力发展新需求,要坚持不懈把改革向纵深推进,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握好改革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打通改革落实落地的“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和“中梗阻”,确保改革整体联动,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要坚持久久为功,发扬“掘井及泉、掘井见水”的精神,驰而不息抓到底、不见成效不收兵。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运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坚定不移把改革进行到底,坚持向深化改革要质效,奋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