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刻刀,在历史之壁雕凿。
八一,轻轻三划,石破天惊,火花飞溅。
岁岁八一,今又八一。当人民军队迎来92岁生日,一部以“八一”为开篇的厚重史书翻开新的一页。
这一天,距离中国共产党98岁的生日刚刚过去一个月。
这一天,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仅有两个月。
凝视时间的坐标,“七一”到“八一”有多远?不仅仅是一个月——从建党到建军,我们经历了6年的腥风血雨。
回首历史的波澜,“八一”到“十一”有多远?不仅仅是两个月——从建军到新中国成立,我们经历了22年的浴血奋战。
6年,22年,70年。这个党、这支军队、这个国家,每一段征程,都不仅仅是年轮叠加之旅,更是初心守望之旅、使命延伸之旅。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放眼世界,从没有一支军队的命运与一个政党的兴旺、一个国家的昌盛、一个民族的复兴,如此紧密相连。
(一)
回望昨日中国,审视今日中国,眺望未来中国,有两个永不磨灭的时间里程碑。
——以1921年和1949年为界,“时间的中段”是遵义会议召开的1935年。那一年,红军跋涉在长征路上,古老的国度红色狂飙乍起,扭转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以1978年和2049年为界,“时间的中段”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的2013年。这一年,党领航中国和人民军队迈进了新时代,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
新长征的征途上,习主席向全党全军发出号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是回望历史的深刻总结,这是面向未来的郑重宣示,这是新时代全党全军思想再洗礼、初心再回归、党性再淬炼、使命再出发的重要一课。
这堂主题教育课,习主席率先垂范,担当“第一主讲人”——
一大会址,南湖红船,中国革命原点。习主席殷殷嘱托:“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江西赣南,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习主席道出心声:“我来这里也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
在井冈山的八角楼上,在延安的窑洞前,在西柏坡的小院里……一次次重回中国革命的原点、摇篮、圣地,习主席一次次带领全党全军重温初心。
在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在人民军队诞生的地方、在共和国走来的地方,一次次“初心之旅”,回应着领袖的“初心之念”——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今天,中国巨轮正航行在前所未有的“开阔水域”。无论是领航中国的共产党,还是护航中国的人民军队,都需要在初心中汲取前进力量。
环顾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审视国内,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需要从初心中坚定道路自信。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最好时间节点。”站在民族复兴的时间坐标上眺望明天,习主席高瞻远瞩:“未来70年,关键是未来30年。这正好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革命意志,就能把一个个坎都迈过去,什么陷阱啊,什么围追堵截啊,什么封锁线啊,把它们通通抛在身后!”
(二)
我们从哪里走来?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在两幅图片前,习主席久久凝视——一幅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时局图》,列强瓜分,鹰犬环伺;一幅是清末给列强的赔款,惊人数字,触目惊心……
中国,沉沦在上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城头变幻大王旗,各种军事力量来来往往,粉墨登场。然而,有谁能够救中国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回望历史,不只是采摘耀眼的花朵,更是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最为寻常而又朴素的3个问号,连着人民军队从哪里来的“基因原点”和“价值原点”。
我是谁?这是永远不变的红色基因——
三湾改编、赣南三整,支部建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新型人民军队由此定型……从此,“党便由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了一个每日都在的实体,党便来到了夜晚营地的篝火边,来到了每个战士的身旁。”哈佛大学研究员罗斯·特里尔如此评价这段历史。
为了谁?这是永远不变的宗旨本色——
犹记得,南昌城楼上震撼神州的《八一起义宣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犹记得,黄河岸边慷慨激昂的《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依靠谁?这是永远不变的胜利之本——
有这样一张抗战时期的老照片:一位老大爷,用黝黑、粗糙的手,搭在八路军战士的肩头,希望他多杀日寇为老百姓报仇。这历史一瞬形象地阐释着:人民子弟兵的肩上扛着人民的重托,人民军队的力量来自人民。
民心,是永远的根据地。1939年英文版《西行漫记》收录的一张黑白照片,定格了12岁小红军王东平的灿烂笑脸。斯诺问他为什么当红军,他回答说:“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为什么不要当红军呢?”
“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近距离观察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写下这样的感叹:他们“用他们的意志,用他们的口号从那里唤起了国民党以及日本人所不能想象得到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人民”。
这,便是我们出发的原点、前行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