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别关注|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有一群最可爱的人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攀奇 张万勇 吴安宁等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4-02-12 09:08:42

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

写在前面

当龙年的钟声敲响,神州大地又翻开崭新的一页。华灯初上,万家团圆,而在大江南北的座座营盘,广大官兵仍然坚守岗位,护佑祖国安宁、人民幸福。

其中有这样一些点位,散落在天涯海角、山巅深谷,那里人迹罕至、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交通闭塞。与那些屡见网络报端、人们耳熟能详的“明星哨所”相比,它们鲜为人知,也很少有媒体记者前去采访。但是,那里同样驻守着共和国的军人,那里也有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的样子,需要我们铭记;他们的故事,需要更多的人听到。

本期“春节特别关注”,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点位,看看那里的战友春节怎么过、年夜饭怎么吃、能否与家人团聚。读者朋友们,也许你从未听说过那里,哪怕拿来一张中国地图,也无法找到它们的位置。那么,我们就一起通过本版的报道走近他们,向他们表达挂念与敬意,并致以诚挚的新春祝福。

——编  者

纳赤台

三个人的年夜饭

■解放军报记者  李攀奇  通讯员  张万勇

2c037cfc0f31870dcca9b27e52238323.jpg

崔万洲正在准备年夜饭。作者提供

莽莽昆仑深处,某部纳赤台点位白雪皑皑,寒风呼啸。

“排长,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啦,虽说只有我们3个人,但咱也得想想年夜饭吃啥吧?”吃过早饭,中士崔万洲的突然发问,让肖勇愣在了原地。

虽说纳赤台海拔高,常年冰封雪裹、天气恶劣,但连队物资供应充足,并不缺食材。他之所以“愣在原地”,是因为当天还有巡线任务,对年夜饭吃什么、谁来做没有想好,对3个人能不能凑成一桌并无把握。

这是肖勇在纳赤台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军校刚毕业,他便主动申请上高原,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来到一处偏远点位。这里荒寒缺氧、孤寂闭塞,与大城市的繁华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可在这位“95后”排长眼里,却满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头枕银河苍穹,星辰烂漫;背靠积雪山峦,原驰蜡象。

“山口那段架空光缆得再去看看,不然心里不踏实。”不一会儿,肖勇作出了决定。毕竟,在方圆近百公里的山坳,维护漫长的线路是纳赤台点位官兵的头等大事。他把这个任务留给了自己和二级上士向兵,让崔万洲留守营区,负责贴窗花、对联,准备年夜饭。分工完毕,3人各自忙碌起来。

其实,在这个点位,本来不止3个人驻守。在此之前,有的战友已经休假回家。

“继伟,帮忙看看,这个‘福’字贴得正不正?”贴春联时,崔万洲给休假在家的中士张继伟打了一个视频电话。倒不是非得需要战友帮忙,只是张继伟才离开几天,崔万洲就开始想他了。

“今年不能陪大家过年了,你们一定照顾好自己,多做点好吃的,别忘了向兵最爱吃烤鱼……”交谈中,两个人的话题一直没离开年夜饭。

挂断电话,崔万洲对晚上吃什么心里有底了,他根据每个人的口味精心准备:解冻肉块、洗菜、切葱段、削土豆……厨房里热气升腾,奏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

傍晚时分,太阳渐渐落山,气温骤降至零下20摄氏度。一切准备就绪后,崔万洲裹上大衣,站在营房前,静静地张望。

“滴——”随着远处传来喇叭声,崔万洲喜上眉梢,一路小跑至营门口打开大门,迎接战友巡线归来。

“今天的风真够劲,吹得脸生疼。”肖勇下车后,掸了掸帽子上的灰尘说道。

“那可不,7.2级呢!”说着,崔万洲绕到车后,帮忙卸下工具器材。

对于“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纳赤台而言,这么大的风实在不足为奇。

窗外寒风呼啸,室内温馨满屋。趁着两位战友洗手洗脸的工夫,崔万洲把热乎乎的饭菜端了上来。萝卜排骨汤、糖醋里脊、烤鱼、腊肠……看到满桌子美味,肖勇和向兵既惊又喜。

“别愣着啊,赶紧动筷子,尝尝我的手艺!”崔万洲一边说着,一边给两人倒饮料。“太用心了,你怎么知道我最爱吃这个菜”“能在这种地方吃上这样丰盛的年夜饭,知足了”……小小的房间,顿时被欢声笑语填满。

“虽然不能回家,但这里就是家,你们就是亲人。”情到浓时,向兵站起身,招呼肖勇和崔万洲举起杯子,提高了嗓门,“愿明天越来越好,祝祖国繁荣昌盛!”说罢,3人把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祝福一饮而尽。

此时,夜色正浓,营门前飘扬的彩旗和摇动的大红灯笼,为纳赤台增添了一抹暖色。

远处的青藏线上,不时有车辆穿行,而纳赤台像极了一座灯塔,指引着旅人奔赴团圆。

广鹿岛

一路辗转为团圆

■解放军报记者  吴安宁  通讯员  付  康

97c00abb8f87f598f3ec5eef7714715a.jpg

前来慰问的带队干部热情地与刘劲松的女儿打招呼。刘玮瑶摄

“到了!到了!”随着轮船穿过海面的薄雾,广鹿岛的轮廓渐渐清晰。看到丈夫、海军某基地微波通信站一级上士刘劲松站在码头不停地招手,军嫂田杰激动地喊出声来。

过去两天,田杰走了此生到目前为止“最曲折”的路——600多公里的距离并不算远,但她先后换乘了大巴、高铁、飞机、轮船等4种交通工具。

“这里太偏远了!”田杰感慨地告诉记者,在确定来队探亲后,她满心欢喜地打开地图,竟没找到这个岛。

“辛苦你了!”船刚靠岸,刘劲松立马迎了上去,同妻子与女儿紧紧相拥。那一刻,无数个日夜的思念、一路的颠簸劳累,都化作相逢的喜悦、激动的泪水。

广鹿岛地处偏远,这里除了通信站官兵,并无其他常住人口。听说今年春节有两位军嫂来队探亲,平时稍显冷清的营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大伙都拿出最高标准,别让嫂子们看了笑话!”这天一大早,为了迎接军嫂的到来,一级上士王洋招呼大家赶紧挂灯笼、贴春联、剪窗花,布置节日氛围。

王洋一下连就来到了广鹿岛。报到那天,他真正见识了什么叫交通闭塞、人迹罕至、环境恶劣。“那时,且不说军嫂是否愿意来队探亲,就算来了,也无法待下去。”王洋说,“现在岛上条件好多了,军嫂军娃们前来小住也不是难事。”据他介绍,去年,上级机关帮助该站整修出两间家属来队住房,配齐了家具家电等生活必需品,家属上岛即可拎包入住。

如今,两间家属来队住房终于迎来了首批入住者。

安顿完毕后,田杰和另一名军嫂、一级上士许冲征的妻子韩蒙蒙来到了炊事班,她俩非要给官兵们露一手。

洗菜、切菜、准备作料……两位军嫂手上忙个不停,嘴里一直有说有笑,虽然刚认识不到一天,彼此却十分投缘。

晚饭时间到了。两位军嫂端上来亲自烹饪的美味,还有从家乡带来的烧肉、熏鸡、火烧等特产。这些“硬菜”一上桌,战士们就开始了“光盘行动”。“哇,真是太好吃了!”战士们的称赞,给这座军营的年味增添了更多欢笑。

正当官兵和军嫂们一起拉家常时,广鹿岛又来了5名特殊的客人。

今年春节,为了让官兵过个热闹年,该基地派出文艺小分队上岛慰问演出,顺路带来了装有饮料、坚果、药品、书籍以及简单健身器材的大礼包。

由于队员们大多来自岸勤部队,路上出现了晕船症状。登岛后,感受到战友和家属们的热情,他们立马打起精神,纷纷亮出精心准备的节目——“海岛春晚”拉开了序幕。

“广鹿岛的风常年很大,却吹不散一茬又一茬守岛人的信念。”队员钱玉表演结束时说的一番话,引发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在半边山的海,海半边的山,我在山与海之间……”队员付娆演唱的歌曲,道出了守岛官兵的现实生活,让两位军嫂感动得泪眼婆娑。刘劲松激动地说,在岛上当兵10多年,这里从来没有像今年春节这样热闹。

举国团圆日,坚守岗位时。熄灯号响起,刘劲松穿上大衣轻声出门,前去检查设备运转情况。这一刻,他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军人的幸福感不仅来自于家人,更来自于自己被祖国需要、被千家万户需要。

标沙拉错

哨所里飞出嘹亮的歌

■解放军报记者  郭丰宽  通讯员  马  科

b56b82e7165379598777677e469732ed.jpg

哨所的官兵在唱歌。左南星摄

“脚步丈量每一寸河山,我们就是界碑……”

龙年新春,海拔4500多米的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标沙拉错哨所娱乐室里,战士们围在话筒前,大声唱着歌曲。有的战士嘴唇干裂渗出血丝,有的憋得满脸通红,额头青筋凸起,但他们全然不顾。

看到这一幕,记者心头一震:高寒缺氧,连话说多了都会气短,战士们为何唱得这么卖力?

“哨所四面临深谷、三季雪齐腰,经常寂静得只能听见风声。可能是压抑久了,战士们似乎想用这种‘嘶吼’表达内心的喜悦与豪情。”面对记者的疑问,哨长雍玉鑫笑着说,这次与5592观察哨在网上合办“哨所之声”音乐会,机会十分难得,比起精神上的愉悦和释放,身体上的那点难受又算得了什么呢?

5592观察哨与标沙拉错哨所分属不同单位,二者相距甚远,为何能在一起联欢?雍玉鑫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经过。

标沙拉错哨所海拔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只有几名官兵值守。春节前,该军分区组织运力向各个哨所送年货,确保所有点位物资充足。在标沙拉错哨所调研时,得知官兵希望多举办一些娱乐活动,他们便主动与5592观察哨取得联系。两个哨所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这场线上音乐会。

一年中,太阳每天在标沙拉错哨所“露面”的时间,只有午后的几小时。“这里虽然缺少阳光,但我们的心是滚烫的,足以抵御寒风,融化冰雪。”雍玉鑫告诉记者,在选择歌曲时,他特意挑了《我为祖国守边关》,因为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戍边人的心声。

音乐会随着雍玉鑫的演唱正式开场。两个哨所的官兵隔屏对望,沉浸在嘹亮的歌声里。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听了标沙拉错哨所战友的动情演唱,5592观察哨哨长罗旭峰随后登场,一首《海阔天空》引发官兵大合唱。

标沙拉错哨所稀缺阳光,而5592观察哨则盛产风雪。去年9月底,本是秋高气爽的时节,那里就早早迎来了第一场雪。还未入冬,更大的暴风雪突然来袭,把整个观察哨盖得严严实实。

“我们被困雪山一角,内心却无比辽阔……”一曲歌罢,罗旭峰不仅说明了自己选唱这首歌的缘由,还分享了观察哨抗击暴风雪的经验。

说是音乐会,但唱着唱着就变成了拉歌赛。这边话音刚落,那边歌声传来。“这里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玉树临风、无所不能的风雪战士……”由标沙拉错哨所军嫂李垚作词作曲、下士熊力说唱的《边关那些事》,以诙谐时尚的曲风迅即引爆全场。

那年,李垚第一次走进雪域边关,切身感受丈夫和战友们的艰苦付出,被他们的乐观精神深深打动,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一首歌,教给了哨所的官兵。这次聆听熊力的精彩演绎,大家时而掩面沉思,时而开怀大笑。

快乐的氛围感染人心。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列兵李于靖一改往日的安静沉默,主动站起来讲了一个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一些原本有些羞涩的战士见状,纷纷举手上台,原定的音乐会渐渐变成了“曲艺杂坛”。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两个小时过去了,音乐会接近尾声。突然,标沙拉错哨所的灯光暗了下来。“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当战友们把一块蛋糕端到战士张翔面前,两个哨所的战士同唱一首歌。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张翔感动得热泪盈眶。面对烛光,他默默许下心愿:新的一年努力训练,和战友们一起守好祖国边防。

曲尽人散,两个哨所相约来年再见。此时的标沙拉错,夜色渐深,执勤的哨兵手握钢枪,警惕地注视着远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