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联合打击火力引导:演兵场迎来新变化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陈鸿斌 喻润东 等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5-07-07 06:36:47

新闻样本

战术引导员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陈鸿斌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喻润东

暮色降临,山深林密,一场实战化训练激战正酣。

“航线规划完毕,等待火力支援!”陆军某旅战术引导员张副连长趴在制高点的草丛中,屏息凝神,仔细观察,借助侦察装备确认目标信息。

荧屏内,光点不断逼近,空中战机即将抵达预定空域,等待下一步引导指令。

关键时刻,张副连长快速定位,直接向空中战机发出指令,最终成功引导火力打击目标。

行动的成功,源自对每个细节的精准把握。走下演兵场,张副连长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还在因山地丛林地形复杂,不知如何根据战机飞行速度变化计算攻击参数而“头疼”。

“只有知道飞行员需要什么,我才能为他们精确打击提供什么……”采访中,张副连长向记者展示了自己通讯录中的飞行员好友。前两天,他还通过军用电话向自己的飞行员好友详细请教:如何利用空中打击“窗口期”提升火力引导质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未来战场上,联合战术引导员承担着引导各军兵种火力完成联合火力打击的重要任务。平时训练中,各军兵种的协同配合、研讨交流愈发频繁。

去年,一次战术引导员集训,各军兵种“精锐”力量集中“论剑”,张副连长主动找到多名其他军兵种的战术引导员,在交流研讨中寻找此前演训中遇到的难题症结。

其间,通过解开一个个“没想到”的问题,张副连长学习了其他军兵种战术引导员的妙招,参与联合练兵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容。

结业考核时,张副连长作为小组长,与来自空军、海军的战术引导员组成战术引导组,按照下达的任务指令深入“敌”纵深,运用多种侦察手段获取目标信息。

行动中,他们小组迅速规划、计算飞行时间和攻击角度,呼叫空中力量火力支援,空中战机根据指令信息抵达待战空域并投射精准制导弹药,一举摧毁“敌”防御要点。

火力策划、辅助决策、战场侦察……随着越来越多课题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来自不同军兵种的战术引导员,心中的“问号”被一个个拉直。他们共同执行引导打击任务,将多军兵种协同的多个课目融入实战化训练,不断打磨引导细节、共研协同对策、提升战法水平。

记者调查

联合打击火力引导:演兵场迎来新变化

■陈鸿斌 解放军报记者 黄昆仑 特约记者 廖晓彬 喻润东

陆军某旅组织火力打击。李冠廷摄

从“链”到“网”——

一道“单选题”变成多道“多选题”,如何找到“最优解”

“第一次引导空中战机打击目标失误,让我有了本领恐慌……”回忆起此前参加演训的场景,陆军某旅二级上士冯贺强流露出遗憾的表情。

那次演训活动,冯贺强作为旅战术引导组成员,成功突破“敌”防御前沿。突然,他们发现“敌”装甲指挥车辆似乎要“开溜”。

打还是不打?打,意味着承担风险;不打,战机稍纵即逝。在冯贺强看来,战术引导员的“打赢价值”就体现在这瞬息决断之间。

随后,冯贺强采取“先引导,后报告”方式,协同引导空中战机发射精准制导弹药……

“虽成功摧毁‘敌’装甲车辆,但提前暴露了作战部署!”导调员裁定结果一出,冯贺强一惊。

硝烟散去,复盘随即展开,复盘现场“火药味”十足。面对一线指挥员不留情面的批评,冯贺强认账领账。

采访中,冯贺强坦言:过去,他在多次训练中引导炮兵火力打击,对炮兵火力特点熟稔于心;现在,他不仅要熟悉掌握陆军不同平台的火力特点,了解其他军兵种的火力打击特性和优长,还要根据不同战场背景和现实需求引导不同军兵种火力进行打击等,能力素质要上一个大台阶。

“火力引导打击,只有‘命中’和‘没有命中’,战术引导员能力不行,一切等于零!”该旅领导介绍,人是影响火力引导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把引导的火力与单个打击目标连成一条‘链’,那么各军兵种火力与不同类型打击目标就会形成一张‘网’,战术引导员就是体系中的关键节点”。

一道“单选题”变成多道“多选题”,如何找到“最优解”?这是摆在每名战术引导员面前的课题。

再难的事,胜战观念跟上就不难;再复杂的网,捋顺并抓住一条条“链路”就能纲举目张。经过多方研讨会商、征求意见,他们结合战术引导员工作特点,归纳总结重难点、风险点,形成《战术引导员火力应用手册》,不断夯实战术引导员的联合作战能力基础。

“不能局限于一隅,必须走开互学共研的交流路子……”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为了扩大联合练兵“朋友圈”,他们主动邀请其他军兵种单位战术引导员,共同参与战术引导员集训,通过交流研讨、现地教学等方式,让每名集训队员得以充分了解不同军兵种火力特点。

博采众长,教学相长。海军某部在引导某型导弹打击“敌”舰目标方面的经验成果突出,研讨交流中,冯贺强如获至宝。为此,他多次与海军战术引导员研讨交流,进一步模拟实战场景、打磨实操细节,提出多条可行性建议。

“不断钻研探索的求知欲,正是战术引导员能力素质跃升的底气与来源……”集训临近结业,一名领导深有感触,“集训只是一个平台,战术引导员的课堂在未来战场。”

从“单”到“群”——

加快打通各军兵种引导链路,把自身融入体系

一次,该旅参加陆空联合火力引导对抗训练。

空中,战机飞抵预定空域,盘旋待战;地面,战术引导组潜入“敌”纵深,锁定目标。

“引导简令已发送!”随即,一发导弹直捣要害,有效瓦解“敌”防御部署。

“引导简令”仅仅由一些数字和字母构成,简短的信息如何让空中战机识别目标并使用火力精准打击?

“引导简令,就是将指令信息按照规定格式固化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让双方都能理解的简要数据。”该旅火力科张参谋向记者介绍,战术引导员在引导空中战机时,需要为战机提供航线规划信息。由于部分战术引导员在航线规划上还存在认识不够、经验不足等短板,导致“航线规划时间过长”“发送指令过慢”,甚至出现“错误引导飞机进入‘敌’防空区域”等失误。

“面对复杂‘敌情’,我既要保存自身防止被发现,又要根据战场态势正确规划航线,头绪一多,手忙脚乱不说,还极易出错……”作为战术引导员,该旅侦察营汪副连长坦言,随着战争形态发生深刻演变,战术引导员在战场侦察、火力引导、效能评估等方面面临新挑战。

瞄准体系练,攥指变成拳。该旅领导介绍,为有效提升引导空中战机火力打击效率,该旅与空军某部进行线上线下反复论证,决定将“航线规划”这项任务交由营级火力协调席负责——由火力协调席统筹汇总多方侦察信息,为战术引导员提供可参考的航线规划数据。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接有关生产厂家进一步优化便携式信息终端操作模式。如今,战术引导员通过操作引导装备,点选或者输入信息,便可由系统快速生成指令,加速空地双方交换数据传输。通过信息共享,引导员也能获得“空中视野”,末端联合效率得以提升。

“现代战争加速变化,我们必须加快打通各军兵种引导链路,把自身融入体系。”张参谋说。

为加快火力引导平台功能的拓展优化,他们建立多方线上沟通交流机制,邀请各军兵种专业骨干列席,对战术引导矛盾点展开联合“远程会诊”。

如今,该旅与其他军兵种单位建立“群联群策”机制,收集并借鉴其他单位火力引导的成果,加以优化或改进。

“联合‘远程会诊’,不断破解引导难题,‘订单派送’式火力打击的新模式成为可能……”谈及平台功能的变化,张参谋喜不自禁——去年底,在一场训练中,该旅战术引导员通过火力打击平台传输多项火力引导数据,各军兵种火力根据战场态势和打击难度自主选择打击,实战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从“聚”到“联”——

战术引导员要满足未来作战需求,必须不断强化升级联合作战思维

夏日,一场实战化训练悄然展开。随着首批机降分队抵达目的地,该旅王副连长作为战术引导员,带领引导组潜入“敌”纵深,迅速展开侦察获取目标信息,并成功呼叫空军战机火力支援,圆满完成任务。

得胜归来,王副连长感慨不已——去年的联合演训任务中,他由于引导失误,在空军兄弟单位出了名。

“战术引导员要满足未来作战需求,必须不断强化升级联合作战思维。”那次演训任务中,王副连长为打开左翼突击群进攻路线,放飞无人机展开侦察引导,准备引导空军战机对目标进行火力打击。

“你确定已经清除‘敌’防空力量了?”通信设备上传来空军飞行员的一句疑问。由于忽略了这一点,王副连长此前规划的航线“充满风险”。

为弥补失误,王副连长立即请示上级重点清除航线沿路的防空力量。待到重新展开火力引导时,原本盘旋于空中待战区域的战机却因超过攻击时限,早已退出战斗。

“值得信任,是各作战力量联合的最大前提……”走下演训场,王副连长依旧自责不已:若是在战场上,战术引导员引导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王副连长的专业能力其实有水准,在去年集团军组织的战术引导员集训中,他的成绩名列前茅。

“关键是联合作战思维没有提升。”王副连长坦言,随着参演兵力不断增加,体系越来越复杂,要求战术引导员的作战思维必须不断更新升级,只有站在更加宏观的战场全局视角思考问题,自己才能科学准确下达火力“订单”。

优秀的战术引导员能在战局关键处发力起效。前不久,一次联合训练中,该旅左翼突击群遭到“敌”前沿阵地火力猛烈“反扑”,进攻受阻。关键时刻,战术引导组成功引导海军某舰艇打击“敌”前沿目标,成为逆转战场形势的“胜负手”。

“战术引导组专业高度集成,体现了不同军兵种火力单元的紧密配合……”该旅领导介绍,他们走开现地参演联训路子,让战术引导员的思维对接各军兵种实战特点,进一步提升战术引导员末端联合能力。

此前,王副连长带领战术引导组一行4人,赴海军某部展开集中观摩学习,共同研讨“舰炮火力引导打击”。

“过去,我们在陆空火力引导方面经验较多,但在海陆火力引导方面有短板。”王副连长说,这几年,该旅战术引导员能力提升进入“深水区”,与海军某部在火力引导协同打击的联训联演上协作更加紧密,进一步优化火力打击校正流程、战术协同方式,形成了多项战法成果。

如今,随着战术引导员对火力引导融合发展的不断熟悉,他们得到的火力支援范围越来越广,在联合作战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锐视点

聚力打破联合“壁垒”

■陈黎忠

“言武备者,练为最要。”联合训练是未来联合作战的预演,需要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在训练中扭住制约联合作战效能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以重大问题的突破带动联合作战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在思维认知、体系运行、网信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联合“壁垒”,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精准用力,集智聚力攻关,促进联合作战能力加速提升。

突破思维认知局限。现代战争,单一思维指挥不了战争,单一军种打不了胜仗。必须自觉掀起“头脑风暴”,着力破除封闭、线性的传统作战思维,立起开放、非线性的联合作战思维,把“联”的观念贯通至一兵一卒。掌握运用联合作战理论,将其融入日常训练和实战化训练。抓紧抓实诸军兵种知识、联合火力引导打击等课目的学习培训,全面强化联合作战理论基础;培塑联合作战思维,自觉消除军种配属的意识、各自为战的习惯、单打独斗的痼疾,采取联学共育、线上跟学跟训等方式,不断拓展联合作战视野。

突破体系运行制约。当前,联合作战末端体系存在机制不够健全、运行不够顺畅、责任不够明晰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末端联合能力生成。这就需要不同军兵种加强协同配合,进一步形成整体合力,最大限度发挥“1+1>2”的聚合效应,全面提升体系联战质效。优化联合作战、训练、保障体系,建设精干联合、按需组合、多域融合的作战力量模块,强化集成指挥控制、感知杀伤等联合作战分系统,纵向贯通拓展链路、横向牵引体系单元,为一线自主协同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突破网信建设瓶颈。通过加速网链贯通,常态组织不同军兵种间的相关训练,进一步加紧态势运用,规范态势生成、融合、运行、分发流程机制,加快联合作战相关软件和平台研发应用,促进联合作战末端到底到边。强化数据支撑,完善各类作战数据的采编、加载、审核、分发、回收机制,实现数据融合、贯通和共享,推进作战数据赋能联合作战,推动联合作战走深走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